[发明专利]一种损伤容限钛合金板材轧制及配套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9339.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杰;雷家峰;杨锐;邱建科;黄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B21B3/00;B21B37/74;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粒 轧制 板材轧制 单相区 钛合金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 损伤容限 配套 热处理技术领域 力学性能波动 传统钛合金 变形工艺 尺寸分布 工艺路线 固溶处理 均匀一致 温度设置 行为研究 制备工艺 变形量 不均匀 两相区 再结晶 单火 终轧 变形 锻造 航天 海洋 航空 生长 主导 应用 | ||
1.一种损伤容限钛合金板材轧制及配套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板材终轧温度设置在β单相区,而后实施单火次的40%~70%的轧制变形量,轧制完成后将板材置于β单相区进行固溶处理,获得均匀一致的原始β晶粒,即“β相区轧制”+“β相区热处理”的主导工艺路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容限钛合金板材轧制及配套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钛合金板材的终轧加热温度设定为相变点以上30~50摄氏度,板材终轧的变形量为40%~7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容限钛合金板材轧制及配套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终轧完成后,进行板材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相变点以上20~50摄氏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容限钛合金板材轧制及配套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板材厚度设定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为0.5~1.5min/mm厚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容限钛合金板材轧制及配套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原始β晶粒分布均匀一致,晶粒尺寸小于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3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