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稻田眼子菜的除草剂减施增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9301.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斗;徐高峰;杨韶松;申时才;金桂梅;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68 | 分类号: | A01N43/68;A01N61/00;A01N25/22;A01P13/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稻田 眼子菜 除草剂 增效 方法 | ||
1.一种防治稻田眼子菜的除草剂减施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最佳使用量、施药时期、施药方法,具体是:在眼子菜苗龄28~34天,眼子菜幼苗叶片由红色完全转变为绿色后2~8天,将除草剂扑草净32.5~35.0克ai/亩与黄腐酸10.0~15.0克/亩混合施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稻田眼子菜的除草剂减施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扑草净与黄腐酸混合后的施药措施,采用兑水30公斤定向喷雾在靶标杂草眼子菜植株表面,效果显著较毒土施用法效果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稻田眼子菜的除草剂减施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药前田间管理和施药后田间管理,所述施药前田间管理是:在眼子菜幼苗叶片由红色渐转绿色期间,将稻田撤水至2cm以下;所述施药后田间管理是:施药2天后将稻田灌水并保持4~6cm水层8~1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3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草除草剂
- 下一篇:含有氟唑菌苯胺、肟菌酯、氟噻唑吡乙酮的种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