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服务开发框架的日志捕获与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9192.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G06F16/1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晶伟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面 服务开发 日志 日志处理 捕获 操作日志 发送过程 方法调用 工程项目 后端服务 后端应用 记录过程 路径解析 日志记录 扫描配置 异常记录 切点 创建 调用 返回 配置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服务开发框架的日志捕获与处理方法,涉及后端应用开发技术领域,搭建微服务开发框架SpringBoot的后端服务工程项目,创建启动类,在公共包内创建日志处理类和切面类,日志处理类内进行包路径解析过程,进行操作日志的记录过程,进行调用处理过程,进行异常记录过程,进行返回值处理过程及进行日志记录和发送过程,切面类通过切面的切点表达式对公共包内所有的包进行扫描配置,根据配置通过通知方法调用处理类内相应的处理过程,进行切面日志的获取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服务开发框架的日志捕获与处理方法,涉及后端应用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服务成为主流。其中SpringBoot为其中佼佼者,SpringBoot微服务框架具有轻量、高效、可扩展特性,能够快速开发、构建、打包应用,开发快捷方便。Spring Boot管理Spring容器、第三方插件并提供了很多默认系统级的服务,只需要少量的配置和代码就能完成,节省了项目开发在环境配置上耗费的大量时间。
在现有业务开发过程中,对日志的处理一般都是由开发人员手动添加。开发人员手动添加日志容易忽略内容而随意打印日志,并且如果需要可视化展示只能通过控制才能看到日志,操作日志,而异常日志不方便及时获取及可视化。开发的周期成本高,后期维护也很十分费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服务开发框架的日志捕获与处理方法,基于Spring Boot这个微服务框架,提供统一的日志捕获、记录、保存及发送的方法,默认自动配置,不需要开发人员添加日志代码,降低开发的周期成本,后期维护也很十分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服务开发框架的日志捕获与处理方法,避免了日志打印的操作,日志输出更规范化,节省了开发时间,记录并发送异常日志、操作日志,降低了运维成本、开发的复杂度,提高了开发与运维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微服务开发框架的日志捕获与处理方法,搭建微服务开发框架SpringBoot的后端服务工程项目,创建启动类,
在公共包内创建日志处理类和切面类,
日志处理类内进行包路径解析过程,进行操作日志的记录过程,进行调用处理过程,进行异常记录过程,进行返回值处理过程及进行日志记录和发送过程,
切面类通过切面的切点表达式对公共包内所有的包进行扫描配置,根据配置通过通知方法调用处理类内相应的处理过程,进行切面日志的获取和处理。
所述的方法中利用IDEA工具搭建后端服务Maven工程项目,Maven工程项目把SpringBoot相关的依赖包配置到pom.xml中,
或者利用IDEA工具搭建后端服务Gradle工程项目,把SpringBoot相关的依赖配置到build.gradle,
或者利用IDEA工具搭建其他自动化后端服务工程项目,把SpringBoot相关的依赖配置到相应的配置文件中。
所述的方法中包路径解析过程利用JoinPoint对象解析出程序的包路径,按照包路径解析出调用工程项目的模块和被调用的过程所在层,解析出的模块信息及路径信息并返回。
所述的方法中操作日志的记录过程获取HttpServletRequest对象,由HttpServletRequest对象解析出url信息、接口参数信息及调用的IP信息并返回。
所述的方法中调用处理过程解析JoinPoint对象解析出的调用的类名称信息、方法名称信息、相关参数信息以及调用的时间信息并返回。
所述的方法中返回值处理过程调用JoinPoint对象的proceed方法获取返回的数据信息并返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