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折流式生态透水坝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48593.6 申请日: 2019-03-29
公开(公告)号: CN110042806B 公开(公告)日: 2021-03-09
发明(设计)人: 曹玉成;谢成浩;汪奇;苑永魁;武帅 申请(专利权)人: 曹玉成
主分类号: E02B7/02 分类号: E02B7/02;C02F3/32
代理公司: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代理人: 王梨华;陈丽霞
地址: 3100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模块化 折流式 生态 透水 及其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公开一种模块化折流式生态透水坝及其构建方法,透水坝包括多个联体生态棒单体(1),联体生态棒单体(1)置于水下且垂直于水流方向,还包括用于固定联体生态棒单体(1)的固定件和用于悬挂联体生态棒单体(1)的索式支撑体,联体生态棒单体(1)包括联体生态袋(11)和填装于联体生态袋(11)中的生态棒(12),生态棒(12)包括育苗袋、植物繁殖体(121)和复合填料(122),植物繁殖体(121)和复合填料(122)填装于育苗袋中。本发明提升了总氮的去除效率,对水生态也具有改善效果,对行洪影响小且可控,并较好的克服坝前底泥淤积问题,必要时坝体拆除也十分方便;构建时施工简便,后期升级改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折流式生态透水坝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人工湿地、前置库等一批适用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而作为前置库区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体生态修复的辅助技术措施,生态透水坝也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和工程实践已表明,生态透水坝不仅可以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均匀流速,形成水位差,维持生态水位,还可以起到污染拦截净化、营造景观等作用,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治理非点源污染或修复污染水体的有效技术。但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生态透水坝的设计和构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概括而言,当前我国生态透水坝技术的应用基本上采用土料或石材作为构筑材料,通过人工堆筑或机械碾压方式筑坝,施工条件要求较高,水上作业强度较大,长期运行后往往还面临坝体堵塞、容易出现管涌、净化能力下降、坝前底泥淤积等问题;另一方面,当前生态透水坝技术是将植物定植于透水坝的坝顶上,存在低水位时植物因无法接触水体而难以发挥污染拦截净化功能、长期干旱植物不易存活等问题。

申请号CN201610539377.3为发明专利,公开了模块化生物透水坝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模块化透水坝,包括若干网箱单体堆砌而成的坝结构,所述网箱单体为钢丝通过机械工艺编制而成的网状箱体结构,各所述网箱单体内填充有粒径为8~25CM的水坝石块、粒径为6~10CM的微生物载体,其中微生物载体填充于网箱单体中部,微生物载体周围填充水坝石块,微生物载体的填充体积为网箱单体整体体积的20%~35%。该发明既具备水坝的功能,又能对河水水质进行净化,且安装方便便捷,容易拆装,结构牢固,使用范围广,可重复回收利用。但是该发明网箱单体堆砌而成的坝结构,微生物载体填充于网箱单体中部,微生物载体周围填充水坝石块,尽管能同时为好氧性及兼氧性微生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从而确保对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由于相对单一的其单一好氧和兼氧环境,对N、P营养盐的去除效果较差,污染功能不够完备。且堆积的方式在拆卸时受条件影响,也没有根据水位等对生态进行调节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坝体易堵塞、拦截净化效果难以持续、施工条件要求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模块化折流式生态透水坝及其构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模块化折流式生态透水坝,包括多个联体生态棒单体,联体生态棒单体置于水下且垂直于水流方向,还包括用于固定联体生态棒单体的固定件和用于悬挂联体生态棒单体的索式支撑体,联体生态棒单体包括联体生态袋和填装于联体生态袋中的生态棒,生态棒包括育苗袋、植物繁殖体和复合填料,植物繁殖体和复合填料填装于育苗袋中,植物繁殖体为沉水植物的种子、种子萌发体、冬芽、芽苞、幼芽幼苗和株枝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填料为轻质生物炭、火山石和膨胀蛭石的混和物。现行生态透水坝技术的植物种植方式如在坝顶和坝体坡面上直接种植挺水植物,植物生长受水位影响大,种植面积也十分有限,而现行沉水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种植的河道底泥中,施工作业难度大,本发明采用在生态棒中填充植物繁殖体的方式种植沉水植物,种植作业十分简单,植物生长受水位影响小,并可在水下形成多层植物净化区,对水生态也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成,未经曹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8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