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焊用合金粉末和使用该堆焊用合金粉末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751.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鸭雄贵;安藤公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C22C19/07;C22C30/00;B23K35/30;B23K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潇悦;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焊 合金 粉末 使用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焊用合金粉末,既能确保被形成于发动机阀的堆焊部的耐蚀性,又能抑制对阀座的粘附性。该堆焊用合金粉末是用于在发动机阀上成形出与发动机的阀座接触的堆焊部的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用合金粉末包含Cr:22~27质量%、Mo:10~30质量%、W:2.0~6.0质量%、C:0.40~1.30质量%、Si:3.0质量%以下、Ni:15.0质量%以下、Fe:30.0质量%以下、S:0.4质量%以下以及余量的Co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堆焊用合金粉末满足Cr(‑0.53C+1.2)+Mo(‑1.2C+2.8)≥24和23W+2.7Mo≥7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发动机阀上形成与发动机的阀座接触的堆焊部的堆焊用合金粉末、以及组合有将该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了的发动机阀和阀座的组件。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在发动机阀上形成与发动机的阀座接触的堆焊部,而将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至发动机阀的阀面。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堆焊用合金,其以重量比计含有Cr:10~40%、Mo:超过10且为30%以下、W:1~20%、Si:0.5~5%、C:0.05~3%、Al:0.001~0.12%、O:0.001~0.1%、Fe:30%以下、Ni:20%以下和Mn:3%以下,余量由Co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Co量为30~70重量%)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45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于阀面而形成堆焊部,在该堆焊部上粘附作为配对材料的阀座,有时它们会发生磨损。而且,由于该堆焊部的耐蚀性不充分,随着堆焊部腐蚀的进行,堆焊部表面变粗糙,有时促进堆焊部与阀座的磨料磨损(abrasivewear)。尤其在将乙醇、乙醇混合汽油、CNG或LPG等应用于发动机用燃料的情况下,堆焊部被曝露在更易腐蚀的环境中,因此估计堆焊部和阀座的磨料磨损变得显著。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提供一种堆焊用合金粉末,其既能确保被形成于发动机阀的堆焊部的耐蚀性,又能抑制对阀座的粘附性。进而,还提供一种组件,其组合有将该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了的发动机阀和阀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堆焊用合金粉末,是用于在发动机阀上形成与发动机的阀座接触的堆焊部的堆焊用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该堆焊用合金粉末包含Cr:22~27质量%、Mo:10~30质量%、W:2.0~6.0质量%、C:0.40~1.30质量%、Si:3.0质量%以下、Ni:15.0质量%以下、Fe:30.0质量%以下、S:0.4质量%以下以及余量的Co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堆焊用合金粉末满足下述的式(1)及式(2)。
Cr(-0.53C+1.2)+Mo(-1.2C+2.8)≥24…(1)
23W+2.7Mo≥73…(2)
其中,上述式(1)及上述式(2)所示的元素符号是以质量%来表示该元素符号所对应元素的含量的值。
本发明的堆焊用合金粉末是以作为其基本成分的钴(Co)为基质的合金粉末,在将全部量设为100质量%时,以上述范围含有上述成分。
在本发明中,以上述含量的范围为前提,满足上述式(1)及上述式(2)。其中,如后面的实施例等所述那样,式(1)为表示用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成的堆焊部的耐蚀性的指标,通过满足该关系,能够提高堆焊部的耐蚀性。另一方面,如后面的实施例等所述那样,式(2)为表示用堆焊用合金粉末堆焊成的堆焊部的耐粘附性的指标,通过满足该关系,能够抑制配对材料(阀座)对堆焊部的粘附。
这样的结果为:只要用本发明涉及的堆焊用合金粉末在发动机阀上成形出堆焊部,则既能确保堆焊部的耐蚀性,又能抑制对阀座的粘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