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629.9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安达惇;森田豪;小野惇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30 | 分类号: | F16H3/30;F16H63/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装置 | ||
即使在换挡拨叉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换挡拨叉顺畅地移动的变速装置(10)。换挡拨叉轴(31)的端部(31t)与在曲轴箱(21)上设置的嵌合部(28)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且在轴端面(31e)与嵌合部的底面(28b)之间设置有间隙部(S),该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比变速时换挡拨叉(51)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短,在换挡拨叉轴上以能够与换挡拨叉抵接的方式设置有位置限制部(61、62),换挡拨叉(51)位于基准位置(Np1)时的拨叉端面(51e)与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比变速时换挡拨叉(51)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结构:使换挡拨叉通过换挡鼓的旋转而沿轴向位移,所述换挡拨叉用于使变速齿轮换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换挡拨叉滑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换挡拨叉轴,且换挡拨叉轴的两端支承于曲轴箱。
在该种变速装置中,换挡拨叉在换挡拨叉轴上滑动时,存在换挡拨叉倾斜并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上的情况,要求提高变速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9272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变速装置中,存在如下等问题:由于换挡拨叉轴成为以如下方式被保持的结构,即在换挡拨叉轴的轴向一端侧与曲轴箱之间夹装有弹性体,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与在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设置的保持架抵接而无法轴向移动,因此若换挡拨叉倾斜并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上,则换挡拨叉无法沿轴向顺畅地移动,从而变速操作的顺利性受到阻碍。另外,由于在换挡拨叉轴与曲轴箱之间夹装弹性体,因此存在组件件数变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换挡拨叉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换挡拨叉顺畅地移动的变速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变速装置,其具备:
主轴,其与驱动源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副轴,其与所述主轴平行地配置,且与驱动轮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固定齿轮,其以无法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上,且具有第一卡合机构;
可动齿轮,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
换挡鼓,其根据变速操作而转动,且在外周面上设置有引导槽;
换挡拨叉轴,其支承于曲轴箱;以及
换挡拨叉,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所述换挡拨叉的一端部卡合在所述引导槽中,且所述换挡拨叉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可动齿轮,
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换挡鼓的转动而使所述可动齿轮滑动,通过使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卡合或非卡合而切换变速挡,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轴的端部与在所述曲轴箱上设置的嵌合部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的轴端面与所述嵌合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部,
该间隙部的轴向宽度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短,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上以能够与所述换挡拨叉的拨叉端面抵接的方式设置有位置限制部,
将所述变速装置为空挡时的所述换挡拨叉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所述换挡拨叉位于所述基准位置时,所述拨叉端面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距离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短。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