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移动式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7441.4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赵天彪;赵东华;季岚;张双福;郭生昌;陈海英;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系统 尾水处理系统 配药系统 除砂系统 除杂系统 入口连接 达标排放装置 废渣接收装置 泥浆处理装置 出口 水上移动式 浮力平台 回收装置 固渣 泥饼 尾水 稳定化处理 处理工艺 泥浆处理 泥浆运输 有效解决 减量化 泥浆 | ||
一种水上移动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浮力平台、除杂系统、除砂系统、脱水系统、尾水处理系统、配药系统、固渣回收装置、废渣接收装置、泥饼接收装置和尾水达标排放装置,除杂系统、除砂系统、脱水系统、尾水处理系统和配药系统与浮力平台上部连接,除杂系统的出口与固渣回收装置连接,除砂系统的出口与废渣接收装置和脱水系统的入口连接,配药系统的出口与脱水系统的入口连接,脱水系统的出口与泥饼接收装置和尾水处理系统的入口连接,尾水处理系统的出口与配药系统和尾水达标排放装置连接。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实现了泥浆的减量化、稳定化处理,降低了后续的泥浆运输成本;有效解决了目前城市所面临的泥浆处理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建筑/河道泥浆减量化、稳定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移动式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内的泥浆主要来源于建筑工程泥浆和河道淤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水环境治理的快速推进,泥浆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每立方的天然土,可以产生3-4立方泥浆。因此,每项工程通常产生几万甚至几百万方泥浆需要外运。由于泥浆含水率很高,直接将泥浆外运时实际运输的大部分为水,运输效率低,大幅增加了城市交通负担和造成能源浪费。如果处理不当,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降低运输成本,部分不法企业甚至将泥浆偷排入城市管网、江河,造成城市管网堵塞、水环境污染。因此,泥浆的稳定化、减量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泥浆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但都存在着较大的弊端:1、罐装车(泥浆车)外运,该方式是将现场产生的泥浆直接通过泥浆泵提升至泥浆车中,通过泥浆车将泥浆运送到城市郊外的空闲场地进行自然干化,但是该方式需要的运输费、人工费、管理费等综合费用比较高,每立方米综合成本高,而且对消纳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2、现场沉淀干化,该方式需要在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将产生的泥浆排入其中,进行自然沉淀和干化,有时也会加入一些絮凝剂进行絮凝处理后再进行沉淀和干燥,但该方式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处理周期长,而且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不便;3、离心脱水,可以采用离心机对建筑泥浆进行脱水,但由于打桩施工时泥水反复搅动,泥水的结合力增强,尤其是淤泥质泥浆,靠离心力难以快速将泥水分离,同时离心脱水的能耗大且处理能力相对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移动式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水上移动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浮力平台、除杂系统、除砂系统、脱水系统、尾水处理系统、配药系统、固渣回收装置、废渣接收装置、泥饼接收装置和尾水达标排放装置,所述除杂系统、除砂系统、脱水系统、尾水处理系统和配药系统与浮力平台上部连接,所述除杂系统的出口与固渣回收装置连接,所述除砂系统的出口与废渣接收装置和脱水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配药系统的出口与脱水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脱水系统的出口与泥饼接收装置和尾水处理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系统的出口与配药系统和尾水达标排放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脱水系统包括:双轴搅拌机、均化池、板框压滤机、滤液收集泵、泥饼出口和压滤液出口,所述双轴搅拌机与除砂系统和配药系统连接,所述均化池与双轴搅拌机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与均化池连接,所述泥饼出口和压滤液出口设于板框压滤机上,所述泥饼出口连接泥饼接收装置,所述压滤液出口与滤液收集泵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泵与尾水处理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浮力平台包括:第一浮力平台和第二浮力平台,所述第一浮力平台上部与除杂系统、除砂系统、尾水处理系统和配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浮力平台上部与脱水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除杂系统包括:除杂滚筒筛、缓冲槽、固渣出口和泥浆出口,所述除杂滚筒筛与泥驳连接,所述缓冲槽与除杂滚筒筛下端连接,所述固渣出口设于除杂滚筒筛上,所述泥浆出口设于缓冲槽上,所述固渣出口与固渣回收装置连接,所述泥浆出口与除砂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