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塑金属管道双重密封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46096.2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F16L47/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内层金属管 第二管件 第一管件 金属连接件 覆塑 双重密封连接结构 金属管道 密封层 密封套 管口 给水管路 连接承口 连接结构 封套 管口套 包覆 热熔 外衬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一种覆塑金属管道双重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件、金属连接件、以及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均包括内层金属管和包覆在该内层金属管外的覆塑外衬,所述第二管件内的所述内层金属管的管口与所述第二管件的管口存在间距,形成第一连接承口,所述金属连接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本发明实现了给水管路连接结构的双重密封套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的金属连接件的一端第二密封圈的密封套置在第一管件内的所述内层金属管内,另一端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套置在第二管件内的所述内层金属管内,形成第一道密封层;第一管件的管口套置于第二连接承口内,热熔后形成第二道密封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塑金属管道双重密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金属给水管道相较于塑料给水管道更为健康,然而,金属给水管也存在着易洁璐、外壁腐蚀、接头密封难度大等不足。为了解决金属给水管的不足,本技术领域人员发明了覆塑金属管。
中国专利号200710134690.X,专利名称:复塑金属给水管道连接结构及复塑金属给水管连接件,公开了一种覆塑金属给水管道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覆塑金属给水管道和覆塑金属给水管连接件,覆塑金属给水管连接件上具有能够与覆塑金属给水管道相连接的端口,在端口附近连接件塑料层上开设有插槽,覆塑金属给水管道的一端插入该插槽,连接件塑料层与管道塑料层相连,并且连接件金属内村嵌套在管道金属内村内部,连接件金属内村与管道金属内村之间设置有由遇水膨胀材料制成的密封圈,插口处的塑料与塑料之间也通过热熔连接。
该专利技术较传统的塑料给水管具有明显的健康优势,整个给水过程中,水不与塑料接触,结构在理论上比较科学。但所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插槽的间隙太小,导致在采用热熔工艺时只能将热熔工具的加温磨头变薄才能放入该插插中,热熔磨头变薄后就会导致磨头加温时产生变形,从而使得热熔时产生虚焊,致使密封性不可靠。另,插槽的承载能力决定了整体给水管路的抗变形能力,往往由于插槽承受变形能力较弱,而导致连接处断裂,进而漏水。整个覆塑金属给水管道连接结构的广泛实用性受到制约,无法大范围推广。
中国专利号201220601069.6,专利名称:覆塑金属给水管连接件及覆塑金属给水管的连接结构,也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覆塑金属给水管、覆塑金属给水管连接件,覆塑金属给水管包括管道金属内衬、管道塑料层;覆塑金属给水管连接件包括连接件金属内衬、连接件塑料层,连接件金属内衬具有能够与覆塑金属给水管相连接的连接件金属内衬端口,在连接件金属内衬端口处的连接件塑料层上开设有能够让覆塑金属给水管插入的连接件承口,当两者相连接时,覆塑金属给水管插入至连接件承口内,管道塑料层外表面与连接件塑料层内表面相热熔接。
该专利与上述专利200710134690.X存在同样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同样的不足,更为严重的是没有密封结构,漏水现象更为严重。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案发明人开发了一种种覆塑金属管道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密封性、承载力、安装便捷度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覆塑金属管道双重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件、金属连接件、以及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均包括内层金属管和包覆在该内层金属管外的覆塑外衬,所述第二管件内的所述内层金属管的管口与所述第二管件的管口存在间距,形成第一连接承口,所述金属连接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金属连接件一端的第二密封圈上的密封套置于所述第一管件内的所述内层金属管内,所述金属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一密封圈上的密封套置于所述第二管件内的所述内层金属管内,形成第一道密封层;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口套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承口内,热熔后形成第二道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