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划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5622.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8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拓交通设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22 | 分类号: | E01C23/22;E01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标线 标线涂料 热熔型 划线 喷涂底漆 自交联丙烯酸树脂 玻璃珠 标线 撒布 三维网状结构 附着性能 使用寿命 温度作用 喷涂量 涂覆量 粘结处 底漆 放样 交联 喷涂 熔融 涂覆 粘结 养护 剥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划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路面准备;(B)、标线放样;(C)、喷涂底漆:对标线后的需要划线的路面喷涂底漆,喷涂量为300‑400g/㎡,所述底漆中包括15‑32wt%的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D)、划线:向喷涂底漆后的路面涂覆熔融后的热熔型标线涂料,撒布玻璃珠,喷涂所述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温度为150℃‑200℃,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涂覆量为350‑400g/㎡,玻璃珠的撒布量为300‑350g/㎡;(E)、干燥养护得到道路标线。在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温度作用下,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发生交联,在路面和道路标线的粘结处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加道路标线和路面的粘结和附着性能,使道路标线不易开裂或剥离脱落,增加道路标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划线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道路划线施工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等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主要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目前,我国的道路标线材料主要有溶剂型标线材料和热熔型标线材料为主。
现有的道路标线是通过机械将涂料喷涂在道路表面,涂料固化之后形成的道路标线会有一定厚度,道路标线会稍微凸出于路面。一般道路标线和路面的粘结力比较差,长期使用后,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并遭受各种车辆的冲击磨耗,道路标线容易开裂,甚至是剥离脱落,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划线方法,道路标线和路面的粘结稳定。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划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路面准备:铣刨打磨需要划线的路面,然后对铣刨后的路面进行清理;
(B)、标线放样:按照施工图纸确定标线放样;
(C)、喷涂底漆:对标线后的需要划线的路面喷涂底漆,喷涂量为300-400g/㎡,所述底漆中包括15-32wt%的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
(D)、划线:步骤(C)结束3-5min后向喷涂底漆后的路面涂覆熔融后的热熔型标线涂料,涂覆后2-3min内撒布玻璃珠,涂覆时所述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温度为150℃-200℃,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涂覆量为350-400g/㎡,玻璃珠的撒布量为300-350g/㎡;
(E)、干燥养护得到道路标线,干燥温度20-35℃,湿度30-70%,养护12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在大于130℃温度下可以进行自交联,并可以在180℃的条件下烘烤不脆化。在底漆中添加有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并喷涂在路面上,在涂覆热熔型标线涂料时,在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温度作用下,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发生交联,在路面和道路标线的粘结处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加道路标线和路面的粘结和附着性能,并使道路标线不易开裂或者剥离脱落,从而增加道路标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中底漆中还包括氨基催化剂,所述氨基催化剂的重量为高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重量的7-15%,所述氨基催化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以及醚化后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上均含有多个交联基团,作为交联剂添加到底漆中,在划线过程中,在热熔型标线涂料的温度的作用下,加速高温自交联聚丙烯酸树脂的交联反应以及提高自交联聚丙烯酸树脂的交联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B)中需要划线的路面在经过铣刨之后开设有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道路标线在路面上的附着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槽包括左斜槽和右斜槽,所述左斜槽和右斜槽相互交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道路标线的整体在路面上的附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拓交通设施公司,未经西安西拓交通设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5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