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合金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5317.4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海三美国际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30 | 分类号: | C25C3/30;C25C7/06;C25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锰合金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锰合金生产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影响下次电解效果、不易使阴极和阳极损伤、阴极和阳极上的残留清理不彻底、安全性高和易于将阳极的熔渣与阴极上的钢液残留进行清理的锰合金生产设备。一种锰合金生产设备,包括有机架、升降机构、顶板、环形挡板、固定套、套杆、惰性阳极、阴极、打磨机构和刮除机构等;放置架上放置有钢包,钢包上方设有机架。本发明达到了不会影响下次电解效果、不易使阴极和惰性阳极损伤、阴极和惰性阳极上的残留清理更彻底、安全性高和易于将惰性阳极上的熔渣与阴极上的钢液残留进行清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锰合金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锰合金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开展锰矿熔融电解还原完成锰合金化,通过置于熔渣中的惰性阳极与置于钢液中的阴极间施加一直流电场,进行电化学反应,将锰氧化物中的锰还原进入钢液完成合金化的目的,而锰氧化物中的氧则通过和惰性阳极发生阳极反应以氧气的形式排出进入大气。通过此项技术向熔渣加入锰矿3~10Kg/吨钢,利用电解熔融还原,可以向钢液增加0.1%~0.2%(重量百分比)的锰含量。
在锰合金生产完之后,阳极上会残留有熔渣,阴极上会残留有钢液,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完锰合金之后,直接将阳极和阴极冷却之后收集起来,不会对其进行清理,但是下次使用阳极和阴极进行电解时,会影响电解的效果。现有技术中还有的是等阳极和阴极冷却之后再对其进行清理,由于冷却之后,阳极的熔渣和阴极上的钢液会固化在其表面上,此时将其进行清理会使阳极和阴极损伤,因此影响了阳极和阴极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只能将阳极和阴极底侧壁上的残留进行清理,则阳极和阴极底部上的残留很难进行清理,因此使得阳极和阴极上的残留清理不彻底。现有技术中还有的是人工进行清理,由于阳极和阴极之前都是通电进行的,如若工人忘记断电就会触电,因此会有安全隐患;此外由于阳极的熔渣和阴极上的钢液温度很高,此时工人进行清理很容易将其烫伤,如果待冷却之后再清理,不仅不易进行清理,而且也会将阴极和阳极损伤。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不会影响下次电解效果、不易使阴极和阳极损伤、阴极和阳极上的残留清理更彻底、安全性高和易于将阳极的熔渣与阴极上的钢液残留进行清理的锰合金生产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影响下次电解效果、易使阴极和阳极损伤、阴极和阳极上的残留清理不彻底、安全性低和不易于将阳极的熔渣与阴极上的钢液残留进行清理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影响下次电解效果、易使阴极和阳极损伤、阴极和阳极上的残留清理更彻底、安全性低和不易于将阳极的熔渣与阴极上的钢液残留进行清理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影响下次电解效果、不易使阴极和阳极损伤、阴极和阳极上的残留清理不彻底、安全性高和易于将阳极的熔渣与阴极上的钢液残留进行清理的锰合金生产设备。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锰合金生产设备,包括有机架、升降机构、顶板、环形挡板、固定套、套杆、惰性阳极、阴极、打磨机构、刮除机构、钢包、放置架、电机、第三转轴和固定板;放置架上放置有钢包,钢包上方设有机架;机架内顶部中间固接有电机,电机上固接有第三转轴;机架内顶部两侧均固接有升降机构和打磨机构,升降机构和打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均固接于第三转轴上;机架内两侧上均固接有固定套,升降机构下部固接有套杆,套杆穿过固定套与打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左侧的套杆底部固接有惰性阳极,右侧的套杆底部固接有阴极,惰性阳极和阴极均位于钢包的上方;套杆上部外围固接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位于固定套的上方;套杆靠近电机的一侧上部固接有顶板,顶板位于环形挡板的上方;固定板固接于机架上,且位于钢包的正上方;固定板两侧均固接有刮除机构,顶板与刮除机构配合;
升降机构包括有绕线轮、第一导轮和第一拉绳;机架内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导轮,绕线轮固接于第三转轴上,绕线轮上绕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左端绕过左侧的第一导轮,第一拉绳右端绕过右侧的第一导轮,第一拉绳两端均固接有套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海三美国际矿业有限公司,未经乌海三美国际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5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