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4319.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起;王连海;杨淑棉;赵大伟;韩晓辉;徐淑奖;张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特征 现场采集 现场指纹 远程服务端 数字指纹 远程匹配 客户端 采集 加密 人员工作效率 指纹数据库 案件侦破 对比结果 基本信息 解密处理 网络传送 增强处理 指纹区域 遍历 存储 图像 传输 案件 | ||
1.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现场采集客户端在现场采集数字指纹数据并提取出数字指纹区域,然后对指纹区域进行增强处理提取出指纹特征,指纹特征以图像的形式存储,对提取的指纹特征进行加密并通过网络传送至远程服务端;
现场采集客户端接收经过远程服务端对指纹特征进行解密处理,然后与指纹数据库进行遍历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加密后传输的数据。
2.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远程服务端接收现场采集客户端利用加密的方式通过网络传输来的指纹特征数据,现场采集客户端在现场采集数字指纹数据并提取出的数字指纹区域,然后对指纹区域进行增强处理获得指纹特征,指纹特征以图像的形式存储;
远程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传来的指纹特征之后,先对其进行解密处理,然后与服务端指纹数据库进行遍历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加密后传输给现场采集客户端。
3.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现场采集客户端在现场采集数字指纹数据并提取出数字指纹区域,然后对指纹区域进行增强处理提取出指纹特征,指纹特征以图像的形式存储,对提取的指纹特征进行加密并通过网络传送至远程服务端;
远程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传来的指纹特征之后,先对其进行解密处理,然后与服务端指纹数据库进行遍历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加密后传输给现场采集客户端,现场采集客户端根据对比结果给出相应结论。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现场指纹采集客户端在案发现场采集包含指纹区域的数字照片I,提取数字照片I中的感兴趣区域指纹部分If,并归一化像素大小与远程服务端指纹特征库指纹大小标准一致;
对指纹区域If进行背景分离,并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二值化指纹数据F;
提取F的指纹特征集合M,并进行数据加密,得到集合M′,提取指纹分叉点和端点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点的坐标集合M以图像的形式存储作为该指纹的特征;
对集合M′添加信息头字符“START”和信息尾字符“END”,得到“START+M′+END”,并将其上传至远程服务端。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远程服务端接收到“START+M′+END”后,提取信息中加密信息M′,使用base64解码将提取到的指纹特征加密集合M′转换为指纹二值特征集合M;
远程服务端根据指纹特征M与服务端指纹特征库中的所有指纹特征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反馈给现场采集客户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远程服务端将解密后的指纹特征M与服务端指纹特征库中的所有指纹特征进行遍历一一对比,计算M与指纹特征库中每个指纹特征的相似度,根据设定的相似度阈值返回对比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现场指纹采集与远程匹配对比方法,其特征是,指纹特征库至少有一个指纹特征与M相似,则返回相似结论并将相似指纹的相关信息一同反馈给现场采集客户端,若指纹特征库中无一与M相似,则返回特征库无相似指纹给现场采集客户端。
8.一种现场采集客户端,其特征是,包括:
指纹现场采集及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在现场采集数字指纹数据并提取出数字指纹区域,然后对指纹区域进行增强处理提取出指纹特征,指纹特征以图像的形式存储,对提取的指纹特征进行加密并通过网络传送至远程服务端;
指纹现场对比结果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经过远程服务端对指纹特征进行解密处理,然后与指纹数据库进行遍历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加密后传输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未经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3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重加权Anchor的车辆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