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4302.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向晓建;董静;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华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16/00;H02S20/30;H02S30/20;H02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供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包括设于车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折叠收纳装置设在车体上,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路连通,太阳能控制器与太阳能逆变器电路连通,太阳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Ⅰ电路连通;风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式摩擦发电机、风能控制器、风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Ⅱ,薄膜式摩擦发电机设在车体上,薄膜式摩擦发电机与风能控制器电路连通,风能控制器与风能逆变器电路连通,风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Ⅱ电路连通;本发明能够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达到节省能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慢慢地走进各家各户;但是由于现有的汽车大部分都是通过燃烧汽油产生动力及汽车系统所需电力的,在使用时不仅消耗大量的汽油,并且还会造成污染;而纯电动的汽车则受制于蓄电池性能,单次续航能力低,需要频繁充电。风能和太阳能是现有的清洁能源,使用时对空气不造成污染,并且能源不会造成任何消耗,人们也不断地在研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汽车上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能够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达到节省能源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供电装置,包括设于车体的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能发电装置;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折叠收纳装置设在车体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路连通,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与太阳能逆变器电路连通,所述太阳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Ⅰ电路连通;
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式摩擦发电机、风能控制器、风能逆变器及蓄电池Ⅱ,所述薄膜式摩擦发电机设在车体上,所述薄膜式摩擦发电机与风能控制器电路连通,所述风能控制器与风能逆变器电路连通,所述风能逆变器与蓄电池Ⅱ电路连通;
所述蓄电池Ⅰ的输出端及蓄电池Ⅱ的输出端均与汽车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及汽车照明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装置包括收纳板,所述收纳板中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收纳板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两个盖板,两个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推动块,两个推动块上均转动安装有推动杆的一端,两个推动杆的另一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顶部均与承载板的底部相焊接,两个推动块通过两个推动杆拉动两个连接块向下移动,两个连接块拉动承载板向下移动;
两个推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两个第一齿条带动两个推动块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第一齿条分别与两个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收纳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两个盖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两个第一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齿条相互靠近,两个第二齿条带动两个盖板相互靠近,两个转动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一电机,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蜗轮分别与两个蜗杆啮合。
可选地,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板的底部相焊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华,未经王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太阳能动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