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资源回收O2O平台的资源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4083.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香梁;闫晓惠;李聪;王龙宝;廖诗怡;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10/04;G06Q10/06;G06Q10/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梁耀文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资源回收 回收站 废品回收 废品 社区用户 收入状态 二次利用 规划路线 企业用户 统计管理 信息推送 业务闭环 用户注册 最佳路线 后平台 时间段 预分类 上线 钱包 存储 后台 评定 转入 反馈 | ||
1.一种基于资源回收O2O平台的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注册并完善信息,回收平台对用户信息进行存储并将用户分为社区用户和企业用户;
(2)社区用户根据存有的废品填写订单信息,完成预分类,确认回收时间段,生成并提交订单;
(3)回收平台根据用户坐在社区地点、数量、时间自动分配订单至相应片区的回收人员,并且平台会为回收人员推荐最佳路线;
(4)回收人员接受订单并根据规划路线上门回收;
(5)用户和回收人员确认回收金额后平台确认,钱转入钱包是未收入状态;
(6)回收人员将废品送至回收站,回收站确认订单;
(7)用户回收金额变为已收入状态,订单完成;并将订单详情进行存储;
(8)根据回收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存入反馈系统,并根据反馈系统进行下次订单优先级推送;
(9)对已回收废品种类、数量、金额进行统计管理,并根据用户使用历史推送废品回收、资源再利用、平台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回收O2O平台的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根据回收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8.1)针对影响平台分配回收人员的四个主要因素即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配送效率、服务质量和订单中的客户等级进行建模;
(8.2)确定各因素权重;确定配送成本40%,配送效率30%,服务质量20%,客户等级10%的权重计算;
(8.3)分别计算配送成本、配送效率、服务质量和订单中的客户等级得分;
(8.4)计算回收人员总得分,评分高的优先进行订单派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回收O2O平台的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1)中建模的具体步骤如下:
TTL(s)=S(CR)*CW+S(LR)*LW+S(KR)*KW+S(UW)*UR
S(C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Cost Ratio得分,S(L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效率LeadRatio得分,S(KR)则表示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KPI Ratio得分,S(UR)表示订单中的客户等级User Ratio得分,CW、LW、KW、UW分别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配送效率、服务质量和订单中的客户等级所占的权重;TTL(s)则表示配送人员在某一订单上的总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回收O2O平台的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3)中分别计算配送成本、配送效率、服务质量和订单中的客户等级得分的步骤如下:
(8.3.1)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得分
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得分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在所有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总和中占有的比例,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S(CR)=Sum(CR)/CR
Sum(CR)表示所有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总和,
C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S(C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得分;
(8.3.2)配送人员的配送效率得分
配送人员的配送效率得分为配送人员的配送效率在所有配送人员的配送效率总和中占有的比例,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S(LR)=Sum(LR)/LR
Sum(LR)表示所有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总和,L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S(L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得分;
(8.3.3)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分
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分为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在所有配送人员的服务质量总和中占有的比例;
S(KR)=Sum(KR)/KR
Sum(KR)表示所有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总和,K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S(KR)表示配送人员的配送成本得分;
(8.3.4)订单中的客户等级得分
订单中的客户等级得分计算规则:若用户积分总和大于200分,则订单中的客户等级得分为1;若用户积分总和小于200分,则订单中的客户等级得分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0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