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大尺度酸化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3424.3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齐宁;陈国彬;李振亮;任兴华;王一伟;潘林;徐志鹏;李艺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49/00;E21B43/27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碳酸盐 油藏 尺度 酸化 模拟 方法 | ||
1.一种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大尺度酸化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储层、酸液和岩石的物性参数:物性参数包括rw、ra、P0、U0、μ、C0、k0、a0、r0,其中rw为井壁半径,ra为酸化半径,P0为油藏压力,U0为入口流速,μ为酸液粘度,C0为氢离子初始浓度,为岩石的平均孔隙度、k0为平均渗透率、a0为平均比表面积、r0为平均孔隙半径;
(2)根据所述步骤(1)的物性参数,列出碳酸盐岩酸化的数学模型,碳酸盐岩酸化包括以下三个过程,分别是酸液在地层中流动,氢离子在流体中传质和在岩石孔隙表面反应,分别需要求取地层中各位置的压力P,氢离子浓度Cf和岩石孔隙度
(a)酸液在地层中流动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r为地层中某点到井筒中心的径向距离,θ为地层中某点到井筒中心连线与正向x坐标轴的夹角——极角,u为酸液在该点的径向流速,v为酸液在该点的周向流速,为孔隙度,为平均孔隙度,μ为酸液粘度,k为渗透率,k0为平均渗透率,β为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的常数,P为压力,t为注酸时间;
(b)氢离子在流体中传质的数学模型分为两种情况:
1)当岩石未被完全溶蚀时
2)当岩石已被完全溶蚀时
其中,
其中,Cf为岩石孔隙中氢离子的浓度,Der和Deθ分别为氢离子径向和周向的扩散张量,αos、λr、λθ为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的常数,kc为传质系数,Dm为氢离子扩散系数,rp为孔隙半径,av为比表面积,Cs为岩石孔隙表面氢离子的浓度,U为酸液在某点的速度矢量,Sh为舍伍德数,Sh∞为极限舍伍德数,Rep为孔隙尺度雷诺数,ρ为酸液密度;
(c)氢离子在岩石孔隙表面反应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α为单位摩尔的酸液所能溶蚀的岩石质量,ρs为岩石密度;
(3)根据录井和试井资料,结合储层周围地应力分布,获取裂缝参数,包括裂缝数量、长度、宽度、位置和倾角,建立与储层情况一致的拟裂缝模型,用较细的网格剖分裂缝区域;
(4)根据地层初始流场和计算机运算能力,选择流线变化较小的位置将酸化区域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单独设置渗流阻力区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法求解步骤(2)所包含的全部数学模型,获得地层的孔隙度分布和氢离子分布,并在计算机上形成直观的指定区域的模拟图像,实现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酸化结果的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双尺度连续模型和拟裂缝模型结合,模拟裂缝性碳酸盐岩酸化过程;采用分步计算的方式降低模型计算量,同时兼顾地层的精细描述,当将地层分为4~5部分,可模拟半径超过10m的储层酸化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缝对酸液的影响区域范围有限,其他区域内的酸液流动与裂缝无关,在不同酸化阶段仅考虑对蚓孔产生实际影响的裂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化区域外设置尺寸为酸化半径1.5倍的渗流阻力区,减小蚓孔竞争作用的干扰,简化无限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34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