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2505.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0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牛;焦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信之材料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949 | 分类号: | C01B32/949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碳化 全自动 推舟式 | ||
1.一种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装舟机构(1)、压实机构(2)、叠合机构(3)、合盖机构(4)、进料机构(5)、炉膛机构(6)、出料机构(7)和输送机构(8),
所述装舟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物料装入舟皿,
所述压实机构用于将舟皿内的待加工物料进行压平并插孔,
所述叠合机构用于将压平后的舟皿进行叠合,叠合成上下舟皿组,
所述合盖机构用于将舟皿盖盖合于所述上下舟皿组,
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将已盖合的上下舟皿组送入炉膛机构,
所述炉膛机构用于将炉膛机构内的上下舟皿组进行加工处理,
所述出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处理好的上下舟皿组出料,
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舟皿或上下舟皿组移动至所述压实机构、叠合机构、合盖机构、进料机构、炉膛机构和出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推送机构(16)、第二推送机构(17)和第三推送机构(18),所述第一推送机构与第三推送机构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中轴线与第二推送机构的轴向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171)、进料外炉门装置(172)和进料内炉门(173),所述进料外炉门装置与进料内炉门间形成一可充入氮气的进料缓冲室(174),所述第三推送机构包括第三电缸(181)和与所述炉膛结构连通的进料内炉腔(182),
所述第一推送机构(16)将已盖合的所述上下舟皿组经进料外炉门装置(172)送入进料缓冲室(174)内,所述第二气缸(171)将进料缓冲室内的上下舟皿组经进料内炉门(173)送入进料内炉腔(182),所述第三电缸(181)将进料内炉腔(182)内的上下舟皿组送入炉膛机构(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靠近上下舟皿组一端设有与控制系统通信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9),所述第二气缸靠近上下舟皿组一端设有与控制系统通信的第二位置传感器(20),所述第三电缸靠近上下舟皿组一端设有与控制系统通信的第三位置传感器(21);
当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感应到上下舟皿组的来料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进料外炉门装置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将所述上下舟皿组送入进料缓冲室内;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感应到上下舟皿组的来料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进料外炉门装置关闭,且打开所述进料内炉门,并控制所述第二气缸将所述上下舟皿组送入进料内炉腔内;当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感应到上下舟皿组的来料信号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料内炉门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缸将所述上下舟皿组送入炉膛机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外炉门装置包括与进料缓冲室(174)连通的外炉腔(175)和通过第四气缸装置(178)带动沿外炉腔(175)侧壁进行纵向开合的进料外炉门(176),还包括一设于外炉腔顶端的支撑架(177),所述第四气缸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架顶端连接的第四气缸和一端与第四气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连接进料外炉门(176),所述外炉腔(175)两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导向轨(179),所述进料外炉门镶嵌有可沿所述导向轨滑行的齿轮(17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外炉门顶端设有可卡紧所述外炉腔的锁紧钩(17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信之材料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信之材料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5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石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硅钨酸纳米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