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2502.8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0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P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颜爱国 |
地址: | 20215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薄板 螺母 加工 系统 | ||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包括加工管理装置和金属零件加工装置,加工管理装置包括管理用存储部、信息识别部、运行信息生成部、数据追加部、数据更新部、管理侧判断部以及管理侧通信部;金属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加工侧通信部、工单读取部、加工部以及检测部,管理用存储部至少存储有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识别信息、加工要求、加工记录信息,工单读取部读取工作指令进行获得工作指令号,信息识别部从工作指令号中识别出要加工的螺母的加工要求,加工部根据运行信息生成部生成的加工工艺加工后得到成品圆形薄板螺母,数据追加部将检测数据追加存储到加工记录信息中,数据更新部基于管理侧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对加工记录信息进行更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圆形薄板螺母加工从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到最后得到成品薄板螺母要经过钻孔、倒角以及攻丝等加工步骤,而在普通机床上对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进行加工时,上述的每一个工序都需要更换刀具,并进行刀具的调整,操作费时费力,而且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不能保证。
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生产部门需要一种能提高圆形薄板螺母加工产量和质量,且操作简便的加工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加工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加工管理装置,存储有与需要进行加工的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加工管理用信息,包括管理用存储部、信息识别部、运行信息生成部、数据追加部、数据更新部、管理侧判断部、管理侧通信部;以及金属零件加工装置,与加工管理装置通信相连,接收从该加工管理装置发送来的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加工管理用信息,并对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进行加工处理,金属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加工侧通信部、工单读取部、加工部以及检测部,其中,管理用存储部至少存储有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识别信息、加工要求、加工记录信息,工单读取部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指令进行读取从而获得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识别号和工作指令号,加工侧通信部将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识别号和工作指令号发送至加工管理装置,信息识别部从工作指令号中识别出工作指令中要加工的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数量、加工工艺等信息,运行信息生成部根据加工工艺信息,生成与加工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相对应的钻孔工艺、扩孔工艺以及攻丝工艺,管理侧通信部将包括钻孔工艺、扩孔工艺以及攻丝工艺的加工工艺信息发送至金属零件加工装置,加工部根据加工侧通信部接收的加工工艺信息,对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进行加工,得到成品圆形薄板螺母,加工侧通信部将检测部对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进行检测得到检测数据发送至加工管理装置,数据追加部将检测数据追加存储到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的加工记录信息中,管理侧判断部基于管理用存储部中加工要求与检测数据判断成品圆形薄板螺母是否合格,数据更新部基于管理侧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对加工记录信息进行更新。
在本发明提供的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工作指令包括图形码信息和文字信息,文字信息包含金属零件的代码、数量、加工工艺,图形码信息为二维码信息和条形码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加工部包括钻孔单元、扩孔单元以及攻丝单元。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圆形薄板螺母加工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钻孔单元根据从加工侧通信部接收的钻孔工艺,对半成品圆形薄板螺母进行钻孔后得到第一孔,扩孔单元根据从加工侧通信部接收的括孔工艺,对第一孔进行括孔后得到第二孔,攻丝单元根据从加工侧通信部接收的攻丝工艺,对第二孔进行攻丝后得到螺孔,所述加工侧通信部将所述检测部对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所述螺孔进行检测后得到的多个检测数据发送到所述加工管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