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臭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2289.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熊焰;叶锡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佰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D06M13/5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合成 无三废排放 反应工艺 工艺原理 绿色化工 三甲氧基 有机溶剂 硅丙基 收率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臭助剂及其合成方法,一种防臭助剂其为三甲氧基硅丙基,一种防臭助剂的合成方法,包括四个制备步骤,本工艺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产品收率高,反应过程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本反应工艺完全无三废排放,属于绿色化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臭助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季铵盐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阳离子通过静电力、氢键力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结合等作用,吸附带负电的细菌体,聚集在细胞壁上,产生室阻效应,导致细菌生长受抑而死亡;同时其憎水烷基还能与细菌的亲水基作用,改变膜的通透性,继而发生溶胞作用,破坏细胞结构,引起细胞的溶解和死亡。季铵盐杀菌剂现发展至第三代双长链季铵盐,具有一个亲水基和两个亲油基,具有更好的成胶囊性和更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能增强它们的水溶性,即使在水质硬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呈现出相当好的溶解性和很好的稳定性。双长链季铵盐的杀菌性能优于单长链季铵盐,药效持续时间长,泡沫少,去污能力较好,低毒无残留,不挥发无刺激,不使织物退色。双十二烷基季铵盐是其中代表产品。
硅烷是重要的纺织后整理助剂,可在织物表面成膜,使织物具有柔软,亲憎水,平滑,抗静电,抗皱,抗菌防臭等功能。
本发明将硅烷引入第三代双长链季铵盐,合成双十二烷基甲基(三甲氧基硅丙基)季铵盐,在纺织工业上用做织物永久抗菌防臭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助剂及其合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臭助剂,其结构式为[N(A)2Si(OCH5)3]B,其中A为双十二烷基,B为阴离子;
一种防臭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倒入反应容器中,开启搅拌后加入催化剂碘化钠;
步骤2:将三口烧瓶抽真空,然后充入惰性气体,其次将电加热器打开缓慢加温三口烧瓶至78-82摄氏度,接着把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放置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入三口烧瓶中,控制滴加时间为2小时,保持反应温度在80-90度之间,滴加完后继续保持搅拌保温80-90度4个小时;
步骤3:开启真空机抽至1千帕左右,升温至100度抽去低馏分,即得到合成产物双十二烷基甲基季铵盐;
步骤4:将合成产物降温至70度,过滤去掉碘化钠,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包装入桶内,得到成品双十二烷基甲基季铵盐乙醇溶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容器为三口烧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所述惰性气体可以为氮气、氩气或者氦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将三口烧瓶抽真空,然后充入惰性气体的操作反复2次,以提高保护气体的保护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低馏分为没有反应完的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将电加热器打开缓慢加温三口烧瓶至80摄氏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以反应摩尔比为1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作为原料,以反应质量百分比为0.5%的碘化钠作为催化剂,所述步骤2中加入滴液漏斗中的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应摩尔比为1.05摩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加入1.5倍质量重的无水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佰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佰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2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