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检测系统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41133.0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2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韩瑞;郑小粤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村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检测 系统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系统及显示装置。所述信号检测系统包括开关电路、检测信号线和检测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检测信号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路板提供的检测控制信号和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提供的源极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源极驱动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线用于接收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的源极驱动信号。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多个测试焊盘,所述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测试焊盘与所述检测信号线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接收并检测所述检测信号线上的源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测试焊盘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板的金手指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检测系统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朝向大型化、高解析度、高分辨率发展,以及对显示品质要求的提高,高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使得信号线越来越细、线间距越来越小,使得信号线之间发生短路的概率大幅提高。
因此,显示装置的显示测试是显示屏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显示装置制作完成后,分别将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栅线和公共电极线连接到对应的测试区域(Pad)上,通过对测试Pad加载相应的测试信号,以检测显示装置中的各晶体管是否正常,以及检测各栅线和各数据线的走线是否正常,防止不良产品流入模组段,造成成本浪费。
目前设计中,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金手指区域包括绑定区域(bonding Pad)和虚设区域(Dummy Pad),虚设区域的焊盘只具有接地的功能,测试信号仅能通过绑定区域的焊盘输入/输出电信号。因此需要在PCB的其它区域单独设置测试Pad,导致PCB面积增大。此外,在非检测时间段,由于所述测试Pad与测试区域通过导线直接连接,显示面板扇出区域(Fan Out Area)的静电有可能通过导线传输至PCB,对PCB上的元器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因单独增设测试Pad区域导致的电路板面积增大以及扇出区域中的静电损伤电路板中的元器件的问题,提供一种信号检测系统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系统,包括: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检测信号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与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路板提供的检测控制信号和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提供的源极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控制信号控制输出源极驱动信号;
所述检测信号线用于接收所述源极驱动信号;以及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多个测试焊盘,所述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测试焊盘与所述检测信号线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接收并检测所述检测信号线上的所述源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测试焊盘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金手指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焊盘与所述金手指区域中其它的焊盘长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焊盘的宽度为1.5-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测试焊盘之间的间距为0.8-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
示波器,所述示波器与所述测试焊盘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源极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像;以及
测试单元,所述测试单元与所述示波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示波器输出的波形图像,并根据所述波形图像判断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1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