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甘薯微型薯种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0766.X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卞晓波;程林润;吴列洪;张良;蒋梅巧;沈升法;胡茂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8;A01G24/1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沟 微型薯 无纺布 基质 水分控制 甘薯 种苗 大田 培育 基质覆盖 湿度保持 温度调节 两侧面 底面 覆盖 还田 炼苗 排布 平齐 害虫 填充 育苗 病毒 消毒 土壤 环保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培育甘薯微型薯种苗的方法,步骤一、人工或者机器在种植大田内开设种植沟;步骤二、在种植沟内覆盖无纺布,无纺布覆盖每一种植沟底面和两侧面;步骤三、将微型薯排布在种植沟内的无纺布上;步骤四、将置于种植沟内的微型薯使用经过消毒的基质覆盖,种植沟内填充的基质与大田地面平齐;步骤五、育苗培育,对微型薯进行温度控制和水分控制;其中,温度控制的条件:种植沟内基质温度调节在16至28℃,种植沟所处环境温度不超过35℃;水分控制的条件:基质湿度保持在70%至80%;步骤六、炼苗;步骤七、剪苗;该发明有效防止微型薯受到土壤中害虫和病毒的危害,所用材料环保,可以直接还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薯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培育甘薯微型薯种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防虫温室内的人工配制的营养基质中,通过脱毒试管苗移栽或茎段扦插,生产的直径为1~10厘米的小型薯块,称为微型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是将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雾培技术和扦插快繁技术相结合,大规模、高标准生产甘薯脱毒种薯的新技术。由于微型薯体积小、重量只有几克,便于大量运输,解决了甘薯调种运输难的问题。因此,微型薯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脱毒快繁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现有实际生产中,为了培育甘薯微型薯的种苗通常是将微型薯直接用泥土覆盖种植在土地中,微型薯易受到地下害虫的侵害;在土壤板结严重的田块,微型薯的发芽生长由于土壤板结的影响而限制了种苗的生长。
在专利号为ZL2016100671039的《一种甘薯立体育苗方法》中提出了通过泡沫箱将避免薯块与苗床连作土壤病源接触,降低薯苗感病几率,该方法工作量较大,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使用的大田土需要经过农药消毒,易造成农药残留,不利于获得高品质无公害甘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甘薯微型薯种苗的方法,本发明有效防止微型薯受到土壤中害虫和病毒的危害,所用材料环保,可以直接还田。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工或者机器在种植大田内开设种植沟;
步骤二、在种植沟内覆盖无纺布,无纺布覆盖每一种植沟底面和两侧面;
步骤三、将微型薯排布在种植沟内的无纺布上;
步骤四、将置于种植沟内的微型薯使用经过消毒的基质覆盖,种植沟内填充的基质与大田地面平齐;
步骤五、育苗培育,对微型薯进行温度控制和水分控制;其中,
温度控制的条件:种植沟内基质温度调节在16至28℃,种植沟所处环境温度不超过35℃;
水分控制的条件:基质湿度保持在70%至80%;
步骤六、炼苗;
步骤七、剪苗。
优选所述种植沟的宽度为20至30cm;种植沟的深度是5至10cm;种植沟底面平整。种植沟开设的宽度和深度适宜微型薯的排放,种植沟底面平整利于无纺布的铺敷,防止无纺布被石头或者结块土壤刺破,利于保护无纺布,利于基质与微型薯均匀接触,基质在微型薯的种苗培育过程中为微型薯提供充足的养分,利于微型薯种苗的生长和收采。
优选相邻两所述种植沟之间留有剪苗操作道,所述剪苗操作道的宽度为20至25cm。方便人工剪苗,同时也方面种苗在培育过程中的管理。
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微型薯的重量为3至25g;微型薯重量较小,利于配合种植沟的深度和尺寸,利于基质均匀覆盖在微型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石斛有效成分多糖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岩棉种植番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