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透析/滤过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40759.X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良红;云琛;侯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大信;尹良红;云琛 |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伍时礼;杨晓松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滤过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血液透析/滤过装置及其实现方法,由恒压平衡供回液通路、反渗透水进液除气通路以及浓缩液配液通路、透析液静态混合通路等组成。在电机驱动下,实现新鲜透析液废液流量平衡。在透析液进出透析器的恒压平衡供回液通路设有压力调节器使压力均衡调节,在同一电机驱动下,分别设计测算废液泵、透析液泵以及浓缩液液泵每腔/转的输出量,达到标准透析液电解质离子浓度,以及透析液进入量与废液相一致,由于这种基于每腔/转的量使反渗透水与浓缩液的配比,达到标准透析液电解质离子浓度。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连续线性、精准配置、压力稳定、安全可靠、实时监控等优点,可实现无间断连续供液、水路系统压恒定,配液精确以及流量方便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滤过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血液透析治疗系统(请参见图6)通常是由血液回路和透析液回路组成,两个回路的交汇点在透析器内,其中血液回路利用穿刺针穿入人体血管内,再通过透析管道将穿刺针与血泵相连,在血泵的驱动作用下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经透析器的血室后重新返回至患者体内而形成循环回路;透析液回路则利用相应的透析装置,在流量可控的情况下,将配置好的标准透析液引入至透析器的透析液室内,由于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中发生等渗物质交换,经交换后的透析液(也被称为废液)被引出透析器并返回至透析装置内。与此同时,透析治疗主要包括三个目的,第一为抽取患者体内蓄集的毒素分子物质,第二为超滤出残留在患者体内的多余水分,第三为经过四个小时的治疗以纠正患者血液中紊乱的电解质浓度。
另外,进入至透析器内的透析液的量与从透析器抽出的溶液量必须一致,否则将会出现多超、少超设置反超现象,其中多超是指治疗过程中过多地抽取患者体内水份,少超则是指治疗过程中较少地从患者体内抽取水份,反超则是指治疗过程中不但没有从患者体内抽取水份,反而将溶液灌入患者体内,并且反超将会引发严重医疗事故。
现有技术的血液透析设备中,德国公司费森尤斯生产的“4008-B型血液透析机是以平衡腔容量平衡的透析装置,该设备使用的了27个电磁阀体、8个泵体、6个压力传感器、4个浮子液位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3个电导及消毒传感器等等,并且水路通路上一共至少使用了51个电气部件,这样使得该设备使用了数量庞大的非电控机械部件,从而使得血透机的体积较为庞大。
德国费森尤斯公司于2001年6月18日申请了欧盟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号为EP 1163 917 A1,并且该专利的名称为“Dialysevorrichtung mit einer Ausgleichskammer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Dialysevorrichtung”,另外日本的尼普洛株式会社于2011年6月21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血液透析装置”,公开号为CN102958547A,还有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25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血液透析用液位检测平衡装置”,公开号为“CN102068722A”。
费森尤斯公司的4008型血透机以及上述三项专利,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均为配液及平衡腔平衡供液的原理技术。血液透析治疗是依靠透析器,透析器是患者血液流经的循环回路,透析液进出透析器时,其进入量和流出量至少必须平衡,否则,进入量大于流出量,多出的水份就会进入人体引起患者心衰等事故;反之,流出量大于进入量,超越超滤量时,患者则脱水,严重时出会导至医疗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大信;尹良红;云琛,未经云大信;尹良红;云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7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