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0137.7 | 申请日: | 201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馨;吴玥;梁传志;李画;鲁倩男;隋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1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地板 太阳能 电池组 室内供暖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 地热盘管 储水箱 连通 太阳能光伏板 光伏逆变器 电热丝 室内 供暖技术领域 太阳能辐射 供暖需求 节能环保 循环出口 循环入口 有效转化 电连接 供暖 储存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太阳能光伏板、光伏逆变器、电池组和储能地板,所述储能地板内设有电热丝和地热盘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储能地板内的地热盘管的循环入口连通,所述地热盘管的循环出口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通,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光伏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储能地板内的电热丝电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能够对太阳能进行有效转化并储存,可以根据太阳能辐射强度,选择相应模式对室内进行供暖,能够实现室内全天供暖需求,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别墅和农村等单体小型民用建筑,冬季采暖普遍使用热泵或燃煤等方式,一方面热泵采暖初投资过高、不经济,另一方面消耗以燃煤为主的传统能源,污染环境。单体小型民用建筑,其末端采暖形式多为地热盘管或电采暖,对于有集中供暖系统的别墅小区,需要供暖企业或热电厂提供热水,不能够根据房间实际供暖需求对采暖模式进行调节;农村民用建筑采暖形式多为火炕,达不到对整个房间的采暖需求。电采暖虽然供暖效果优于地热盘管,且末端环保,但能源属于高品位,费用较高。别墅或农村等单体小型民用建筑的采暖形式均需要消耗大量一次能源,经济性和环保效益偏低。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储能地板的工作原理大多是将太阳能光伏板所转化的电能用于加热储能地板中的发热装置或材料,或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水送至储能地板中的地热管中。形式单一,且只能用于夜间供暖,不能满足全天供暖需求,当太阳能辐射强度弱时,会出现热水水温过低或发电量不足的弊端,储能地板获取的能量较少,供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能够实现冬季全天供暖,解决了现有供暖方式所存在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太阳能光伏板、光伏逆变器、电池组和储能地板,所述储能地板内设有电热丝和地热盘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储能地板内的地热盘管的循环入口连通,所述地热盘管的循环出口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通,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光伏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储能地板内的电热丝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地热盘管的循环入口之间设有水泵,所述地热盘管的循环出口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之间设有循环泵;还包括控制装置、设于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储水箱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循环泵、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组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水箱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电池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地板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上层地板和下层地板,所述上层地板上设有多条平行的地热盘管凹槽,相邻地热盘管凹槽之间设有至少两条平行的电热丝凹槽,所述地热盘管凹槽、电热丝凹槽内分别嵌装有地热盘管、电加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地板底面铺设有第一相变材料层,所述下层地板顶面铺设有第二相变材料层。在上层地板、下层地板上分别铺设有第一相变材料层、第二相变材料层,当室内温度下降时释放热量传导至地板,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包括第一外部支撑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外部支撑体内的第一填充体;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包括第二外部支撑体和设于所述第二外部支撑体内的第二填充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与所述下层地板顶面之间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地板由多个分地板拼接而成,所述分地板的一侧端沿着外边缘设有条形凹槽,与该端相对的另一侧端设有与所述条形凹槽所对应的条形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热源分配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跨季节土壤蓄能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