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失踪人口追查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0000.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87 | 分类号: | G06F16/587;G06F16/583;G06K9/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11619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口特征 集合 人脸识别 公共机构 交通节点 发送 命中 人脸识别算法 身份认证设备 人口 圆心 人口管理 人员特征 实时监控 下降方式 返回 比对 预设 申请 拦截 雷达 取出 提示 发现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失踪人口追查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至少一张失踪人口照片进行人脸识别,通过多次重叠人脸识别算法抽取出失踪人口特征集合;通过雷达梯度下降方式将失踪人口特征集合以失踪地点为圆心,以预设阈值为边界半径,发送至区域内传感设备,并启动失踪人员追查程序,发现命中失踪人员时,返回追查结果;当启动失踪人员追查程序导入交通节点时,向交通节点中的身份认证设备发送失踪人员提示,实时监控并拦截可疑人员;将失踪人口特征集合发送至公共机构,通过将公共机构新进人员特征集合与失踪人口特征集合比对,发现命中失踪人员时,返回追查结果。本申请提高了人口管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口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失踪人口追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失踪人口追查是人口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人口管理和人口安全水平,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提供更好的支撑。失踪人口追查以识别失踪人口为核心,对失踪人口特征进行分析,重点监控失踪人口易出现区域。传统的失踪人口追查还处于人工追查的模式,或是被动地等待相关人员报警,没有实现日常检测和智慧监控,没有实现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利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有时还延误了解救时机,严重影响了失踪人口追查的自动化步伐。
因此,亟需将人脸识别技术与失踪人口追查实践相结合,既提高失踪人口追查的效率,又提高失踪人口追查的准度,节约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失踪人口追查方法和系统,提高失踪人口追查水平,解决目前失踪人口追查过程中,风险识别效率低、人工花销大、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失踪人口追查方法,包括:
对至少一张失踪人口照片进行人脸识别,通过多次重叠人脸识别算法抽取出失踪人口特征集合;
通过雷达梯度下降方式将所述失踪人口特征集合以失踪地点为圆心,以预设阈值为边界半径,发送至区域内传感设备,并启动失踪人员追查程序,发现命中所述失踪人员时,返回追查结果;
当所述启动失踪人员追查程序导入交通节点时,向交通节点中的身份认证设备发送失踪人员提示,实时监控并拦截可疑人员;
将所述失踪人口特征集合发送至公共机构,通过将所述公共机构新进人员特征集合与所述失踪人口特征集合比对,发现命中所述失踪人员时,返回追查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次重叠人脸识别算法抽取出失踪人口特征集合,包括:
将失踪人口照片分为上下两部分;
逐个提取上半部分失踪人口面部特征,重叠形成第一人口面部特征;
逐个提取下半部分失踪人口面部特征,并与第一人口面部特征进行对比修正,形成失踪人口特征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梯度下降方式,包括:
以半径方向为梯度下降方向,沿半径向外方向逐步降低追查重要等级;
同一半径上传感设备的追查重要等级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以半径方向为梯度下降方向,沿半径向外方向逐步降低追查重要等级,包括:
所述追查重要等级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t时刻的追查重要等级,I0为初始追查重要等级,R为t时刻的追查半径,μ为半径-追查重要等级换算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追查结果包括所述失踪人口的地理位置、发现时间、体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