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的范成式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9512.6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7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亮;潘永成;郭兵;白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3/005 | 分类号: | B24B13/005;B24B13/00;B24B47/20;B24B47/22;B24B55/00;B24B13/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阵列 光学 元件 范成式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的范成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待加工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上透镜单元的球径Rs,选择半径大于球径Rs的V形砂轮,将V形砂轮(2)安装到机床的磨轴(1)上,然后对V形砂轮(2)进行在位精密修整,达到锋锐的砂轮尖端以及精确的砂轮半径Rg;其中,V形砂轮(2)的尖端角度为60°~120°,而且修整后的砂轮半径Rg等于待加工的单元透镜的球径Rs;
步骤二:通过对刀操作,使V形砂轮(2)沿机床Z轴负向的尖点正好与机床C轴中心线重合;
步骤三:将待加工工件(3)固定在夹具(4)的前端面上,并将夹具(4)固定在机床C轴前端面上,然后采用V形砂轮(2)对工件(3)进行平面磨削加工,使工件表面平整;
步骤四:采用范成式方法加工在工件(3)中心位置的微透镜P0,设定V形砂轮(2)转速为Ng、进给速度为Vf,使V形砂轮(2)沿着机床Z轴负向进给,直至在工件(3)上产生深度为ap的磨痕,然后机床Z轴停止进给,保持位置不动,接着,机床C轴以转速Nw顺时针旋转360°,之后V形砂轮(2)沿着Z轴正向退刀,这样就完成了工件中心位置的微透镜P0的加工;
步骤五:采用范成式方法加工任意一个非工件中心位置的微透镜Pm;
先使机床C轴顺时针旋转角度θm,再让机床X轴沿正向移动距离rm,X轴和Y轴联动的圆弧差补运动与C轴自转运动完全同步,而且差补圆弧半径等于微透镜Pm与P0的中心距rm,使得V形砂轮(2)沿机床Z轴负向的尖点正好与待加工微透镜的中心线重合,设定V形砂轮(2)转速为Ng、进给速度为Vf,使V形砂轮(2)沿着机床Z轴负向进给,直至在工件(3)上产生深度为ap的磨痕,然后机床Z轴停止进给,保持位置不动,接着,机床X轴、Y轴和C轴进行三轴联动,其中X轴和Y轴通过联动实现1圈完整的顺时针圆弧差补运动,差补圆弧中心为机床C轴中心,差补圆弧半径大小等于rm,同时机床C轴以转速Nw顺时针旋转360°,之后V形砂轮(2)沿着Z轴正向退刀,机床X轴沿负向移动距离rm,机床C轴逆时针旋转角度θm,使砂轮回到加工前的起始位置,这样就完成了非工件中心位置的微透镜Pm的加工;
步骤六:参照步骤五中的方案,根据微透镜阵列上其它微透镜相对于中心透镜的极坐标位置,采用范成式方法依次进行加工,最后形成所需的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的范成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微透镜阵列中每个单元透镜都是凹球面透镜,单元透镜的直径范围为0.1mm~10mm,单元透镜的球径Rs的范围为5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的范成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和步骤五中,ap的取值等于微透镜单元的矢高,Ng为300rpm~60000rpm,Vf为0.005mm/min~5mm/min,Nw为0.01rpm~10rp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透镜阵列光学元件的范成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和步骤五中,通过C轴带动工件绕着待加工微透镜中心自旋了360°,因而砂轮尖端切入工件内的一段圆弧轮廓线也旋转了360°,正好是一个凹球形,通过这种范成式方法加工出了微透镜的凹球面轮廓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9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盘内换轨的立磨式全自动磨珠机
- 下一篇:玻璃容器内壁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