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沉积技术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8637.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G01N23/2273;G01N27/48;G01N27/04;G16C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4105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复合电极材料 制备 电沉积技术 活性材料 电沉积 电吸附 活性炭电极材料 离子交换纤维 性能测试分析 浸渍 电导率测定 除盐效率 电极表面 电极材料 电极技术 伏安曲线 积分计算 金属氧化 制备过程 煅烧 测试 引入 | ||
本发明属于由活性材料组成或包括活性材料的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沉积技术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电吸附性能测试分析方法进行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将金属氧化物质引入到电极表面,采用浸渍煅烧法实现Co(OH)2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吸附性测试;对伏安曲线围成的面积进行积分计算,求得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电沉积量;计算电导率测定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活性炭离子交换纤维数量,依据各元素的结合实现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电沉积制备。本发明能够提高制备过程的稳定性,电极材料的除盐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由活性材料组成或包括活性材料的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沉积技术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是典型的电池电极材料,通过对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优化设计,确保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性能稳定,研究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优化制备技术将在电池设计技术优化和电极性能优化控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对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主要有电吸附除盐技术、射线光电子能谱制备技术以及新型混合MMC制备技术等;
李婷婷等在基于COSMO-RS模型研究基团修饰[EMIM][OAC]的离子液体对乙腈-水汽液平衡的影响中提出一种基于Al2O3/ACF复合电极上电调制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结合电磁耦合控制方法进行电吸附去离子实验,提高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稳定性电磁耦合输出性能,但该方法进行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制备设计中存在电吸附去离子性不好的问题;
刘壮等在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环境响应型智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中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自均衡Boost-MMDCT耦合控制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方法,经整流后再经MMDCT接入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但该方法的过程控制能力不强。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管是基于Al2O3/ACF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电吸附去离子性不佳,还是基于电压自均衡现有技术制备过程控制能力不强。反应出的问题是制备的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稳定性较差,在实验过程中发生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减小,电极导电性衰减等原因的出现。
基于Al2O3/ACF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电吸附去离子性不佳。
基于电压自均衡现有技术制备过程控制能力不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制备导电性能好,比表面积大,电化学性能稳定的电极材料。Co(OH)2作为电极材料主要缺点是它导电性较差,并且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从而导致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差,所以引入活性炭作为电化学沉积Co(OH)2的基底改善其导电性。且经过浸渍煅烧使具有较大比表面积活性炭产生方便离子传输孔道,减少离子扩散距离,提高电化学沉积Co(OH)2的分散度。在具有较大比较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导电性,和稳定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性能良好的Co(OH)2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超级电容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沉积技术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电沉积技术的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采用电吸附性能测试分析方法进行Co(OH)2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8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