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37783.8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万丽萍;严希海;严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武欢欢 |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海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水 淤泥 治理 接种微生物 生活区 净化 河道 微生物接种 微生物菌种 酶催化剂 驯化 梅花式 水指标 微纳米 相容性 悬浮物 氨氮 定植 曝气 自净 总氮 总磷 地表水 微生物 接种 地表 水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包括接种微生物、加入多酶催化剂、微纳米曝气;所述接种微生物,将有益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后,以梅花式布点接种到淤泥内。本发明所述河道净化方法,提高微生物与环境的相容性,治理效果好,治理效果长久;微生物接种于淤泥中,可以在淤泥中定植、繁衍,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维持有效的治理效果。治理前河道水的悬浮物含量为40mg/L、COD为80mg/L、总磷含量为1mg/L、氨氮含量为5mg/L、总氮含量为6 mg/L治理1个月后,水质达到地表五类水指标,半年后,达到地表水4类水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道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生活区的河道容易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造成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河道水质已基本上处于地表水五类或劣五类水质,污染严重,富营养化。
利用微生物进行原位修复污染水体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常用的方法为将有益微生物菌群活化后投入到污染水体中,加快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或者加入复合酶,促进水体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对河道自净的促进作用。但是加入复合酶的作用无法持久,河道水的环境复杂,比如温度、pH不合适,会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并且复合酶不能有效除去氨氮等无机污染物。
在外界河道水体中加入微生物菌群进行治理污染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微生物代谢活性弱,环境耐受力低,水环境中存在一些与外加益生菌相克的有害微生物,外加的益生菌适应能力以及协同作用不强,和水环境的相容性差,治理效率低。
CN102815792A公开了一种用于城乡污染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每种菌种都需要通过斜面活化和摇瓶培养、种子罐发酵、批量产品的制备,然后和复合酶进行复配,制备微生物-酶复合制剂,然后应用于净化城乡污染河道。但是其每种微生物需要分别经过多级活化,活化过程复杂,并且其微生物和水环境的相容性差,治理效果不长久,该专利需要投加三次微生物。
CN103058389A公开了一种污染水体淤泥原位净化干粉制剂,其每一种菌种均需要经过一级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得到的发酵液冷冻干燥制成菌粉,然后加入酶制剂和载体,制备干粉制剂,该专利也是需要对每一菌种分别进行多级活化,操作繁琐,不利于在实际河道治理中应用,并且其是进行的模拟河道试验,污染水体是人工配制的,在实际河道水体治理中,存在微生物代谢活性弱,环境耐受力低,治理效果不长久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提高微生物与环境的相容性,治理效果好,治理效果长久;
(2)减少淤泥厚度;
(3)提高水体的清澈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生活区河道水的净化方法,包括接种微生物、加入多酶催化剂、微纳米曝气;所述接种微生物,将有益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后,以梅花式布点接种到淤泥内。
所述有益微生物菌种,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假单胞菌6wt%、脱氮假单胞菌15wt%、亚硝化单胞菌65wt%,绿色木霉4%、地衣芽孢杆菌10 wt%。
所述接种微生物,平均每100米河道接种有益微生物菌种560-580公斤,配套培养基165-175公斤。
所述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45-0.55%酵母膏、1.1-1.3%蛋白胨、0.68-0.72%氯化钠、0.015-0.02%磷酸氢二钾、0.018-0.023%磷酸二氢钾、0.01-0.012%硫酸镁、0.28-0.31%葡萄糖、0.2-0.3%玉米粉、0.37-0.43%琥珀酸钠、0.01-0.012%烟酸、0.01-0.013%腺嘌呤、补足100%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尚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7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