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黑板擦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36321.4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万田涛;滕长龙;黄鑫;姜景山;孙浚博;孙天洋;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H02J7/35;B01D46/02;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灰装置 集粉 刷板 太阳能电池板 长方体结构 新型黑板擦 压力传感器 滑片 刷毛 底座 隔板 蓄电池 涤纶针刺毡 蓄电池充电 节能高效 控制电机 控制模块 粉笔灰 集尘框 侧壁 滤袋 排出 擦拭 黑板 电机 电路 教室 节约 能源 保证 | ||
1.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板(1)、刷毛(2)、集粉框(3)、隔板(4)、吸灰装置(5)以及底座(6);所述刷板(1)位于顶端,刷板(1)上部设有用于擦拭黑板的刷毛(2),刷板(1)的上端面还设有若干吸灰孔(11),吸灰孔(11)的另一端与集粉框(3)内部连通,用于将收集的粉笔灰输送至集粉框(3)内;所述集粉框(3)呈长方体结构,位于刷板(1)的下部,集粉框位于短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控制模块(31),另一侧侧壁上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滑片(32);所述集粉框(3)底部设有下框台阶(33),下框台阶(33)内固定安装有隔板(4);所述集粉框(3)位于长边的侧壁下方以及隔板(4)上均设有出风孔(34),集粉框(3)内部位于出风孔(34)的位置设有一层滤袋(35),所述滤袋(35)紧贴于集粉框(3)内侧壁以及隔板(4),将所述出风孔(34)覆盖;所述吸灰装置(5)呈长方体结构,位于集粉框(3)的下部;吸灰装置(5)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隔板(4)的上框台阶(51),吸灰装置(5)的底部设有米字支撑条(52);吸灰装置(5)位于短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3),所述压力传感器(53)与控制模块(31)位于同一侧;所述吸灰装置(5)内部设有电机(54),电机(54)固定安装于米字支撑条(52)上,电机(5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叶片(55);所述底座(6)位于吸灰装置(5)的下部,由蓄电池(61)、太阳能电池板(62)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2)与蓄电池(61)电连接,用于对控制模块(31)、压力传感器(53)以及电机(54)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板(1)为梯形体结构,由平行的上端面、下端面以及梯形侧面围成;所述上端面面积大于下端面的面积,所述吸灰孔(11)对称设于上端面长边的一侧,并沿着刷板(1)的侧壁向下端面延伸至集粉框(3);所述刷板(1)上端面的中部下凹,下凹处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刷毛(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粉框(3)侧壁的上端面为与刷板(1)侧壁相切的切面(36),所述刷板(1)的侧壁与切面(3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灰装置(5)内部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隔条(56),所述隔条(56)固定连接于米字支撑条(52)上,隔条(56)的端部分别位于吸灰装置(5)对应长边以及短边的中点,将所述吸灰装置(5)等分为四个区域;所述隔条(56)上设有通孔(5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4)设有四个,位于所述隔条(56)等分的四个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35)采用涤纶针刺毡滤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2)的下端面设有可拆卸的透明塑料罩(7),所述透明塑料罩(7)底面与蓄电池(61)的底面相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均匀振捣多种模具的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61)、控制模块(31)、压力传感器(53)以及电机(54)之间通过串联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1)由二极管VD1以及下拉电阻R1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53)由压力电阻R2组成;所述蓄电池(61)的正极与控制模块(31)中的二极管VD1的正极以及下拉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1与下拉电阻R1并联,下拉电阻R1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3)中的压力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机(5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5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与蓄电池(61)的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3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式黑板擦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纹身贴操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