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235.3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8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李铃 |
地址: | 314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级 诊疗 管理 系统 远程 会诊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包括显示器本体,显示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延长杆,延长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凹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匹配连接的第一滑槽,延长杆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嵌设有第一滚动轴承,且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该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能够方便对摄像头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便于上级医院对病人进行观察,同时能够方便提高对显示器本体内部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
背景技术
优良的医疗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是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长的重大问题之一。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就诊模式,是新一轮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我国医疗资源的利用效力,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
现有的分级诊疗管理系统建设不够健全,当使用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进行探讨或是研究时,摄像头的高度和角度不易进行调节,无法有效的对临床进行拍摄,从而影响上级医院的诊断。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具备能够方便对摄像头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便于上级医院对病人进行观察,同时能够方便提高对显示器本体内部的散热效率等优点,解决了分级诊疗管理系统建设不够健全,当使用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进行探讨或是研究时,摄像头的高度和角度不易进行调节,无法有效的对临床进行拍摄,从而影响上级医院诊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能够方便对摄像头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便于上级医院对病人进行观察,同时能够方便提高对显示器本体内部的散热效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的远程会诊设备,包括显示器本体,所述显示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匹配连接的第一滑槽,所述延长杆远离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嵌设有第一滚动轴承,且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侧与延长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嵌设有第二滚动轴承,且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壁与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柱相对应的套筒,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与显示器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显示器本体的上下两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远离散热风机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且出风口内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散热风机相对应的进风口,且进风口内活动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和显示器本体的侧壁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螺栓紧固。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和显示器本体的表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栓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人民医院,未经海宁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第二诊疗意见服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疾病编码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