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108.3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冯启言;张谷春;朱雪强;周来;代永来;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动力 技术 去除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该装置中的振荡球包括:震荡柱、U型板、震荡腔、接线柱;位于上部的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接线柱下部设有震荡腔,震荡腔内部设有磁棒、环形磁铁、电线圈、电容、电阻、继电器,相互间导线连接,并通过接线柱与外部电源连接;在震荡腔下部设有U型板,所述U型板磁铁成分,其通过震荡柱与震荡腔连接,震荡柱、U型板、震荡腔、接线柱机械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工作效率高,环保高效,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以在多种施工条件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亟需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化学淋洗法是一种高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但对低渗透性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佳,且原位化学淋洗还存在淋洗液排放难的问题。电动力修复是指在污染土壤通入低压直流电,利用电场作用将土壤污染物通过电迁移和电渗析逐步迁移分离,是一种绿色、高效和新型的原位修复技术,在低渗透性土壤污染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若能将化学淋洗和电动力修复进行优势互补,可大幅提高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国内外目前关于重金属污染电动力修复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一些工艺参数和方法探讨,但电动力修复装置较少,特别是电动力修复的协同去除土壤重金属的装置更少。
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电动联合修复装置和方法”(申请号:201510298674.9)公开了一种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ex-situ)方法,该方法将重金属污染土壤挖出后,调节pH,然后把土壤放入淋洗槽中进行淋洗搅拌及固液分离,再将淋洗后的土壤转入电动力修复室进行电动力处理。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修复式土壤污染治理车”(专利号:201520782269.X)通过把污染土壤装入工程车,然后进行电动力修复和电热修复,具有可移动性的优点,但也属于异位修复。
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电动方法强化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装置”(专利号:201320357655.5)提供了一种电动修复与淋洗联用的异位修复(ex-situ)装置,将淋洗和电动力修复放在同一圆形结构装置,装置外圈为阳极,圆中心处为阴极,重金属从阳极向阴极迁移,淋洗液通过管道从装置上方注入。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移动式场地污染土壤的原位电动修复工程装置”(专利号:201520899695.1),该装置的电极为中空的圆形电极组,电极材料为铁、钛、不锈钢或者石墨电极,电极中空腔体中的重金属溶液经抽提,进入过滤柱、氧化柱和吸附柱等,装置为可拆除的组装式设计,具有良好移动性。
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漏水,造成二次污染,且药剂混合效果差,受热不均匀,操作难度大,局限性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动力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装置,该装置的操作平台包括:检修楼梯1,检修工作面2,加药控制罐3,加药控制罐输出管4,方锥体反应罐5,气体输送平台6,电器控制柜7,电动力反应柜8,皮带输送机9;
位于一侧的检修楼梯1与检修工作面2连接,检修工作面2位于检修楼梯1上部;所述检修工作面2的一侧设有电器控制柜7,检修工作面2的另一侧设有加药控制罐3;所述加药控制罐3通过加药控制罐输出管4与方锥体反应罐5连通;所述加药控制罐3圆柱体、中空结构、壁厚1 cm~1.5 cm、不锈钢材质;所述方锥体反应罐5上部正方形、下部方锥形,不锈钢材质、1 cm~1.5 cm厚度、上部敞口设计;在方锥体反应罐5的一侧设有皮带输送机9,两者连接;在方锥体反应罐5的下部一侧设有电动力反应柜8,方锥体反应罐5的下部通过管道与电动力反应柜8连通;在方锥体反应罐5的一侧设有气体输送平台6,气体输送平台6通过管道向方锥体反应罐5底部输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 下一篇:电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