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整体同步提升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3774.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1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周浩飞;李俊锋;郭宏伟;雷勇勇;胡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6;E04G21/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跨度钢结构 钢梁 连廊 高空 钢立柱 同步提升 主体结构 拉杆 斜撑 吊装 焊接 主体结构钢梁 大型桁架 吊装施工 方便操作 过程控制 结构主体 桁架体系 加劲板 提升架 专用的 体型 吊点 悬挑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整体同步提升架,包括提升钢梁、主体结构柱和主体结构钢梁;所述提升钢梁、所述钢立柱、所述斜撑、所述拉杆和所述主体结构柱共同组成一个桁架体系;所述提升钢梁的一端与所述钢立柱、所述拉杆焊接相连,并在其之间通过焊接所述加劲板用以加固;所述的钢立柱与所述斜撑组成简单的支撑体系将提升钢梁悬挑出结构主体之外。本发明针对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体型大、自重大、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专用的提升架,其强度高,设计合理,方便操作过程控制,稳定性好,对大型桁架的吊装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适用于四个吊点吊装的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的提升吊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整体同步提升架,属于高空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廊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它一般指两幢或几幢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相互连接,以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连廊的跨度有几米长,也有几十米长。连廊沿建筑物竖向有布置一个的,也有布置几个的。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主体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连廊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可以用做观光走廊或休闲咖啡厅等;另一方面,由于连廊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外观上更具特色,并能营造出一种更加和谐的建筑氛围。此外,还有消防连廊,起到安全通道的作用,对防火要求很高,必须全部用防火材料制作。
然而,高空连廊的提升技术一直是工程中的难点,因为连廊的跨度一般较大,其材料组成多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且高空作业风荷载较大,这使得高空连廊具有质量大、吊装精度难以控制、提升支座结构可靠度要求高的特点;
目前,对于大跨度高空连体大型钢构件采用分件高空散装,不但高空组装、焊接工作量大、现场机械设备很难满足吊装要求,而且所需高空组拼胎架用量多、搭设高度大,存在很大的安全、质量风险;施工的难度大,不利于钢结构现场安装的工期控制。
因此,工程中急需一种简易可靠,安全保障性高的上吊点提升架结构以满足连廊整体提升的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整体同步提升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型钢连廊桁架占地面积大、自重大、稳定性差、难以进行吊装施工的问题,有效解决大型钢连廊桁架吊装过程中极易出现平衡性不易控制、安全性不能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整体同步提升架,包括提升钢梁、钢立柱、斜撑、第一拉杆、加劲板、预埋件、导向架、水平加固杆、主体结构柱以及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柱上下两端的上层主体结构钢梁和下层主体结构钢梁,在主体结构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钢立柱,在钢立柱的顶部外侧水平地焊接有提升钢梁,在提升钢梁的悬挑端与钢立柱的下端之间焊接有斜撑,在提升钢梁的固定端与上层主体结构钢梁之间倾斜地焊接有第一拉杆,在上层主体结构钢梁和下层主体结构钢梁之间焊接有第二拉杆,所述提升钢梁、钢立柱、斜撑、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主体结构柱共同组成一个桁架体系,在提升钢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架。
进一步,所述的提升钢梁、钢立柱以及斜撑组成的支撑体系将提升钢梁悬挑出结构主体之外。
进一步,所述下层主体结构钢梁上焊接有预埋件,第二拉杆的下端与预埋件焊接连接,第二拉杆的上端与上层主体结构钢梁焊接连接,且焊接点位于上层主体结构钢梁与第一拉杆交汇处。
进一步,在相邻的主体结构柱顶部设置有预埋钢筋,水平加固杆的一端与预埋钢筋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提升钢梁的悬挑端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提升钢梁与第一拉杆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劲板,在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与上层主体结构钢梁的连接处均焊接有加劲板。
进一步,所述主体结构柱采用双向抗弯的箱型钢柱。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