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馈风电系统的BP神经网络优化混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3204.2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豪;杨俊华;叶剑杲;谭绮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9/00 | 分类号: | H02P9/00;H02P21/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馈风电系统 混沌控制 数学模型 控制器 优化 解耦 双馈感应发电机 标准数学模型 稳定性分析 转子 磁链方程 电机运动 控制参数 控制效果 全局稳定 转子d轴 拟合 验证 | ||
1.一种基于双馈风电系统的BP神经网络优化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双馈风电系统解耦数学模型
首先建立双馈风电系统标准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包括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电压同磁链方程,以及电机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双馈风电系统解耦数学模型;
步骤2,设计双馈风电系统的反步控制策略
利用反步法设计对转子d轴电流的反步控制器,以及设计对转子q轴电流与转速v的反步控制器;
步骤3,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优化解耦反步控制参数,实现对于双馈风电系统的控制效果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馈风电系统的BP神经网络优化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馈风电系统标准数学模型表示为: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电压同磁链方程为:
电机运动方程如下:
其中ωs=ω1-ωr;式中,Ψsd、Ψsq、usd、usq、isd、isq、Rs分别为双馈电机定子的磁链的d轴分量、磁链的q轴分量电压的d轴分量、电压的q轴分量、电流的d轴分量、电流的q轴分量,电阻;Ψrd、Ψrq、urd、urq、ird、irq、Rr分别为双馈电机转子的磁链的d轴分量、磁链的q轴分量、电压的d轴分量、电压的q轴分量、电流的d轴分量、电流的q轴分量;Ls、Lr为电机定转子电感,Lm为等效绕组互感;J为发电机转动惯量,np为极对数,D为阻尼系数,TL为风机输入转矩,ω1、ωr、为同步转速、电机转子转速,转差角频率ωs=ω1-ωr,ωr为转子角速度,上标·表示导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馈风电系统的BP神经网络优化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馈风电系统解耦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采用电压定向方式,将双馈电机q轴定向于定子电压矢量Us上,有如下近似关系:
据上式,令得到如下方程:
利用状态反馈解耦方程:
其中
又由:
可以得到双馈风电系统的解耦数学模型如式(7):
式中,urd*、urq*分别为输入解耦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馈风电系统的BP神经网络优化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反步法设计对转子d轴电流的反步控制器,包括:
假设方程(10)期望值为则定误差如下:
对上式求导,可得:
针对ird,结合式(8),式(9),设计式(10):
则的控制率如下:
式(11)即对转子d轴电流的反步控制器的控制函数,其中k1为增益且大于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2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