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酚类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3030.X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慧婷;谢晓航;江正兵;叶萌;韩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物 降解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酚类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酚类污染物降解菌为嗜联苯红球菌,菌株命名为嗜联苯红球菌B403(Rhodococcus biphenylivoransB403),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087,保藏日期为2019年1月25日;本发明的酚类污染物降解菌在微生物降解酚类化合物中的应用。嗜联苯红球菌B403能在多种碳源环境中高效降解酚类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酚类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酚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酚醛树脂、杀虫剂、染料、农药和医药的生产中。酚类化合物属于毒性很强的有机污染物,是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苯酚、间甲酚、2,4-氯酚、2,4,6-氯酚、五氯酚及对硝基酚六种酚类污染物已被列入中国水环境优先控制污染“黑名单”。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主要来自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木材防腐和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很多,其中生物降解法是一种经济有效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生物降解的关键在于获取高效的酚降解菌株。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酚类物质生物降解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已发现许多对酚类物质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如文献“张海涛,刘文斌,杨海君,等.一株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响应面法优化与降酚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9):3200-3207”中记载不动杆菌在苯酚浓度为800mg/L的情况下72小时,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3.23%;文献“张安龙.一株高效苯酚降解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菌剂的制备[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7):1450-1461”中记载Magnusiomyces capitatus真菌28小时对1600mg/L苯酚的最大去除率达到97.15%,再如文献“Jiang Y,Shang Y,Yang K,et al.Phenoldegradation by halophilic fungal isolate JS4and evaluation of its toleranceof heavy metals[J].Applied 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2016,100(4):1883-1890”中记载嗜盐真菌JS4在最佳条件下32小时可完全降解500mg/L苯酚,虽然上述已报道的菌株在试验条件下对酚类物质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但是其在多种有机碳源环境中(有机废水和酚类污染土壤环境)对酚类物质降解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酚类污染物降解菌及其应用,该酚类污染物降解菌能在多种碳源环境中高效降解酚类污染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酚类污染物降解菌,酚类污染物降解菌为嗜联苯红球菌,菌株命名为嗜联苯红球菌B403(Rhodococcus biphenylivorans B403),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087,保藏日期为2019年1月25日。
一种酚类污染物降解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污染物降解菌为嗜联苯红球菌,菌株命名为嗜联苯红球菌B403(Rhodococcus biphenylivorans B403),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087,保藏日期为2019年1月25日,所述嗜联苯红球菌B403在微生物降解酚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酚类化合物为苯酚、间甲酚、邻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嗜联苯红球菌B403在多碳源环境中降解酚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