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571.0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忠保;佘步存;罗刚;漆磊廷;杨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程爽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雨水 抽水泵 污水处理厂 过滤层 进水管 溢流堰 分区 技术方案要点 处理方式 处理工艺 简易处理 出水管 降水量 连通 降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其涉及城市初期雨水处理领域,旨在解决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不够资源浪费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进水管、第一调蓄区、第一调蓄区抽水泵、溢流堰、过滤层、第二调蓄区、第二调蓄区抽水泵、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第一调蓄区,所述第一调蓄区中设置有第一调蓄区抽水泵,所述第一调蓄区中设置有第二调蓄区抽水泵,所述第一调蓄区与第二调蓄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堰和过滤层。通过本发明,以实现不同降雨深度初期雨水采取不同处理方式,降水量2‑4mm以内的可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余部分初期雨水可就近简易处理,从而避免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不足问题,提高现有处理工艺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初期雨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降雨初期,雨水冲刷屋面、路面等下垫面,其中携带大量冲刷污染物,形成初期雨水。初期雨水治理已在社会普遍开展,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建议调蓄水量按降雨量计,可取降雨量为4~8mm,大部分地区初期雨水治理污水量都是按4~8mm选取。
现阶段初期雨水治理方式,大多采用调蓄池雨天调蓄,晴天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按照规范计算出的初期雨水量巨大,远超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随着时间推移,初期雨水污染程度是急剧下降的,若将此部分雨水也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造成污水厂处理规模不足,资源浪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阶段初期雨水治理将不同降雨深度初期雨水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导致污水厂处理规模不足、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包括有进水管、第一调蓄区、第一调蓄区抽水泵、溢流堰、过滤层、第二调蓄区、第二调蓄区抽水泵、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第一调蓄区,所述出水管连通第二调蓄区,所述第一调蓄区中设置有第一调蓄区抽水泵,所述第二调蓄区中设置有第二调蓄区抽水泵,所述第一调蓄区与第二调蓄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堰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溢流堰上方。
优选的,所述溢流堰的顶高不低于进水管的中心标高且不高于出水管的顶高。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厚度及过滤层所使用的滤芯特性根据雨水的过流量确定。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能够实现初期雨水水质分区,实现较脏的初期雨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较干净的初期雨水就近简易处理,从而避免污水厂处理规模不足问题,同时提升污水厂进场污水浓度,提高现有处理工艺利用率;
(2)本发明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通过过滤层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功能,出水效果好,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初期雨水分区调蓄系统的剖面图。
其中,1-进水管、2-第一调蓄区、3-溢流堰、4-过滤层、5-第一调蓄区抽水泵、6-第二调蓄区、7-第二调蓄区水泵、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