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32518.0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本胜;刘达;谭超;邱静;吉红香;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A01G9/02;A01G17/00;A01G2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带 乔木 草本植物 海岸 斜坡 灌木 种植 抵抗 堤防工程 机动车道 连续布置 人行步道 设计空间 正面冲击 逐级增加 景观 消能 人行道 树冠 波浪 防风 消解 升高 削弱 休闲 海洋 沿海 广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和第二平台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第一种植带内种植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种植灌木,第三种植带内种植乔木。有益效果:第一种植带内的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的灌木和第三种植带内的乔木高度逐级增加,在波浪正面冲击以及越浪向海洋回流时,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都能消解浪潮的能量,具有双向消能作用。第三种植带的乔木树冠较大,可以防风,能进一步削弱风暴潮对陆域的袭击力度。第一平台沿海岸线的方向形成景观人行道,具有休闲景观功能。第二平台可在陆上形成人行步道、机动车道或广场,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本发明涉及海岸堤防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岸堤防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
背景技术
海堤工程是抗御台风暴潮的重要水利设施。频繁的台风暴潮会对海堤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现有技术中存在生态海堤设计,但只在一般海堤上加设了植被护坡,与植物消浪措施相比效果相去甚远。
现有技术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消浪效果,可在海岸滩地上种植红树林或者木麻黄等消浪植物。其技术缺陷在于:种植消浪植物需要较宽的海岸滩地,无法适应海岸滩地较为狭窄的情况。此外,红树林大面积种植会占用较多海岸滩地,不利于亲海景观的营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可抵御强风暴潮,且具有良好的景观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能抵抗强风暴潮的海岸碧道系统,包括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第二平台、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第三种植带;第一斜坡、第一平台、第二斜坡和第二平台依次连续布置且逐级升高,第一种植带设在第一斜坡与第一平台之间,第二种植带设在第二斜坡与第二平台之间,第三种植带设在第二平台上;第一种植带内种植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种植灌木,第三种植带内种植乔木。
作为改进,第一种植带包括种植槽,种植槽高于第一平台,种植槽的外壁在第一平台上竖立形成防浪墙。
作为改进,第一种植带包括若干排水暗管,排水暗管埋设在种植槽与第一平台之间,排水暗管贯穿种植槽的底部。
作为改进,第二种植带包括若干种植筒,种植筒埋设在第二斜坡与第二平台之间,灌木的根部设在种植筒内。
作为改进,种植筒上设有抽灌通道,抽灌通道与海洋连通。
作为改进,第一斜坡的坡度为1:2,第一平台的坡度为1:100,第二斜坡的坡度为1:2,第二平台的坡度为1:100。
有益效果:第一种植带内的草本植物、第二种植带内的灌木和第三种植带内的乔木高度逐级增加,在波浪正面冲击以及越浪向海洋回流时,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都能消解浪潮的能量,具有双向消能作用。第三种植带的乔木树冠较大,可以防风,能进一步削弱风暴潮对陆域的袭击力度。第一平台与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之间形成阶梯结构,具有消波消浪功能。第一平台沿海岸线的方向形成景观人行道,具有休闲景观功能。第二平台可在陆上形成人行步道、机动车道或广场,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