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2212.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宾宾;李波;葛文庆;谭草;王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15/32;B60L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机 混合动力系统 车载能源 单飞轮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飞轮 能量利用效率 中低负荷工况 双电机驱动 车辆运行 电池功率 动力系统 负载突变 高效运行 工作模式 技术优势 再生制动 大负荷 单电机 动力源 下电机 | ||
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领域,其特征在于能够依据车辆运行工况实现单电机、双电机、飞轮与双电机驱动或再生制动等工作模式,可充分利用不同动力源技术优势,降低大负荷以及负载突变工况下电机以及电池功率大幅波动,提高中低负荷工况下车载能源动力系统能量利用效率,实现车辆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高效运行,并延长车载能源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特别是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双电机或多电机驱动技术方面,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不过,对于负载突变工况,如急加速、急减速工况,现有双电机或多电机驱动技术方案仍存在电机转矩波动幅度偏大,进而造成电池大电流放电或充电问题,影响电机和电池的工作效率,并会降低电池使用寿命。飞轮具有瞬时大功率释放或回馈的技术优势,但由于其能量密度偏低,限制了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突破现有双电机或多电机驱动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飞轮驱动或制动的优势,已受到汽车行业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将飞轮设计为车辆辅助能源系统,借助飞轮瞬时大功率输出或输入优势,一方面,可降低负载突变工况下车辆对电机、电池的功率需求,避免电池大电流充电或放电,提高车载能源动力系统工作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包括:CAN总线、整车控制器、同步器及其控制器、离合器及其控制器、第一电机及其控制器、第二电机及其控制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排、转矩耦合器、转速耦合器、变速机构及其控制器。
上述部件的具体作用为:
(1)CAN总线设计用于实现各控制单元间的信号传输;
(2)整车控制器,设计用于采集飞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等部件的状态信号,并依据内置的控制策略,向上述各子控制单元输出相关控制指令;
(3)飞轮为辅助动力源,设计用于为车辆提供瞬时功率输出,并回收车辆再生制动能量;
(4)第一电机为多用途动力源,设计用于单独驱动飞轮,同第二电机联合驱动车辆或回收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同飞轮、第二电机联合驱动车辆或回收车辆再生制动能量;
(5)第二电机设计用于单独驱动车辆或回收车辆再生制动能量;
(6)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以及同步器设计用于控制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工作于不同模式;
(7)行星排设计用于实现多动力源间的速度耦合;
(8)转矩耦合器设计用于实现飞轮与第一电机的转矩耦合控制;
(9)转速耦合器设计用于实现第一电机与行星排的转矩耦合控制;
(10)同步器设计用于实现转矩耦合器与转速耦合器的工作模式切换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通过飞轮介入控制,可解决负载突变工况下车载能源动力系统转矩波动偏大、电池大电流放电或充电问题,提高车载能源动力系统工作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通过飞轮再生制动介入控制,可回收高制动强度工况下车辆部分或全部制动能量,进一步提升整车能量利用效率;
3、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双电机单飞轮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单独第二电机驱动或再生制动、双电机联合驱动或再生制动、三动力源联合驱动或再生制动等工作模式,可实现不同负荷工况下,车载能源动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2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