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化渣脱磷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881.0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勋;王兆存;王强;魏潇;王建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武玥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化渣 脱磷剂 转炉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 应用 重量百分比 石灰消耗 脱磷效率 冶金工程 铁水 烧结法 赤泥 烘干 化渣 脱磷 石灰 | ||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炉化渣脱磷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转炉化渣脱磷剂是以烧结法或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后的赤泥为原料,经烘干后制成。所述转炉化渣脱磷剂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Fe2O3:5%~35%,Al2O3:3.5%~25%,SiO2:3%~25%,Na2O:1.5%~10%,CaO:2%~25%,S+P≤2.0%,其它为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的转炉化渣脱磷剂,工艺方法简单易行,成渣、化渣速度快,脱磷效率高,转炉喷溅量明显降低;本发明可以明显降低石灰使用量,应用本发明的转炉化渣脱磷剂,转炉初期加入后,对铁水的脱磷率在70%以上,石灰消耗可以降低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炉化渣脱磷剂及其应用,主要应用于转炉冶炼生产。
背景技术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赤泥的生成量大、回收利用不足,导致其对环境污染影响越来越大,每年我国近3000万吨的赤泥生成量,如何发挥赤泥复杂物相的优势,将赤泥在黑色冶金中进行回收再利用,是冶金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而且赤泥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钠、铝酸钙等多种复杂物相,可应用于钢铁冶金炉料,实现赤泥回收利用。
对钢铁冶金而言,铁水入炉原料中贫矿的比例增加,铁水磷含量日益提高,高磷铁水进入转炉后,脱磷工艺成为制约钢铁生产产量的重要因素。
申请号为CN201410036893.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以铝工业赤泥为基体的转炉脱磷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组成满足:50~70%的干燥赤泥;5~15%的石灰;15~30%的铁精粉或铁皮球;2~10%的轻烧白云石;0.5%的粘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的CaO+Na2O+Fe2O3三者总含量不低于55%。
申请号为CN201510676813.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铁水预处理脱硅/脱磷剂,其中所述的高铁赤泥成分以质量百分数计为:TFe:40~50%、T.O:12~18%、Al2O3:7~15%、Na2O:4~8%、SiO2:3~8%、MgO:0.5~2%;该专利是将拜耳法生产的固体废弃物经磁选后提纯富集所得;
申请号为CN201410176170.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铁赤泥用作炼钢造渣剂的回收再利用方法,是将赤泥与石灰以1:0.6~0.8的质量比例混合,用于炼钢过程中的造渣剂。
申请号为CN201611142386.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以高铁赤泥为基体的铁水脱硅剂及其使用方法。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高铁赤泥70%~90%、镁渣10%~25%;所述高铁赤泥成分:Fe2O3 35~55%,Al2O3 10~20%,Na2O 5~15%,其余成分为SiO2、TiO2、CaO及杂质;所述镁渣中氧化钙含量≥55%、氧化镁含量≥6%和二氧化硅含量≤35%。
综上所述,上述专利均是将赤泥磁选后再进行回收利用,增加了回收利用成本。而且上述专利申请都是通过添加其它辅料实现赤泥的综合利用,而辅料的添加一是增加原料成本,同时也降低对赤泥原料的高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转炉化渣脱磷剂的组成及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是利用赤泥含有多种物相的优势,将其应用在转炉初期的化渣冶炼及脱磷工艺中,用以提高转炉化渣效果,加快前期冶炼节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