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0522.3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涛;薛卫巍;钟家炜;谢天仲;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深圳灼华创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4 | 代理人: | 佟巍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脐带 间充质 干细胞 血清 培养基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α-MEM培养液、AMD3100、BMP-4、胰岛素、FGF-2、IL-6、LIF、三七总皂苷和细胞因子组合,所述AMD3100的浓度为0.5-5μg/ml,所述BMP-4的浓度为0.01-0.1ng/ml;所述胰岛素的浓度为10-20μg/ml;所述FGF-2的浓度为1-12ng/ml,所述IL-6的浓度为0.05-0.15μg/ml;所述LIF的浓度为0.01-0.1μg/ml,所述三七总皂苷浓度为5-15μg/ml,所述细胞因子组合包括IL-3、SCF、G-CSF、FL和EGF;所述IL-3、SCF、G-CSF、FL和EGF的浓度分别为:IL-3 10-20ng/ml;SCF 50-150ng/ml;G-CSF 1-100ng/ml;FL 1-50ng/ml;EGF 5-15n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还包括地塞米松、转铁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塞米松的浓度为0.1-0.5μg/ml;所述转铁蛋白的浓度为0.01-0.1μ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α-MEM培养液为一种无血清培养液。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用于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α-MEM培养液中按浓度加入AMD3100、转铁蛋白、BMP-4、胰岛素、FGF-2、IL-6、LIF制作成培养液;
b、在T75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瓶8ml培养液,接种2ml华通氏胶的α-MEM培养液的悬液,密度为0.25g/ml,于37℃、5%CO2的全饱和湿度下培养;
c、培养前加入IL-3、SCF、EGF、G-CSF、FL直到15天结束。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用于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α-MEM培养液中按浓度加入AMD3100、转铁蛋白、BMP-4、胰岛素、FGF-2、IL-6、LIF、三七总皂苷制作成培养液;
b、在T75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瓶8ml培养液,接种2ml华通氏胶的α-MEM培养液的悬液,密度为0.25g/ml,于37℃、5%CO2的全饱和湿度下培养;
c、培养前加入IL-3、SCF、EGF、G-CSF、FL直到15天结束。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用于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α-MEM培养液中按浓度加入AMD3100、地塞米松、转铁蛋白、BMP-4、胰岛素、FGF-2、IL-6、LIF、三七总皂苷制作成培养液;
b、在T75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瓶8ml培养液,接种2ml华通氏胶的α-MEM培养液的悬液,密度为0.25g/ml,于37℃、5%CO2的全饱和湿度下培养;
c、培养前加入IL-3、SCF、EGF、G-CSF、FL直到15天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05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脐带血再生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