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30275.7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重强;文玉良;吴安兵;耿曼;卢志敏;吴健超;汪广武;吕闯;方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H02M1/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源利用 循环系统 第一级 冷源循环系统 管道连接 换热装置 蓄水罐 换流阀冷却系统 能源梯级利用 水泵 极端环境条件 中央空调系统 闭式冷却塔 空气冷却器 电力行业 冷水机组 削峰填谷 节约 阀体 冷源 停用 冷却 能源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包括冷源循环系统、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及第二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冷源循环系统与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通过蓄水罐连接,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第二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通过换热装置连接,冷源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冷水机组及蓄水罐;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一水泵、中央空调系统、换热装置、蓄水罐;第二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换热装置、被冷却的阀体、空气冷却器。本发明能够使冷源最大程度得到利用,实现了电力行业的“削峰填谷”,节约了能源,同时系统的环保性能强,而且在非极端环境条件下可以停用闭式冷却塔,节约了用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在工作时,其核心部件晶闸管会产生大量的热损耗,为了有效把产生的热量带出系统外,需配套相应的冷却系统。换流阀冷却系统分为内冷系统和外冷系统,其中外冷系统的散热装置一般采用空气冷却器和闭式冷却塔,然而在高温缺水地区使用闭式冷却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单纯使用空气冷却器有时无法满足散热要求,在此情况下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外冷却系统《一种直流换流阀用带蓄冷的外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ZL201310547431.5)。
传统的空调水蓄冷工程的蓄水温度一般为7~12℃,在加大温差情况下温度的下限可以从7℃降到4℃,而换流阀冷却系统进阀温度最高可达45℃。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温度差,如果将储蓄的冷却水直接接入换流阀冷却系统中,一部分冷量会被浪费掉,不利于能源的完全利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确保冷源能够最大程度得到利用,提高了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该系统能够使冷源最大程度得到利用,提高了利用率,同时实现了电力行业“削峰填谷”的目的,节约了能源,同时使得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的应用地域得到拓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包括冷源循环系统、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及第二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
所述冷源循环系统与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通过蓄水罐连接,
所述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第二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通过换热装置连接,
所述冷源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冷水机组及蓄水罐;
所述第一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一水泵、中央空调系统、换热装置、蓄水罐;
所述第二级冷源利用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换热装置、被冷却的阀体、空气冷却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蓄冷罐为斜温层式蓄冷罐。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闭式冷却塔与板式换热器并联。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并联调节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传统的空调水蓄冷工程的蓄水温度一般为7~12℃,而换流阀冷却系统进阀温度最高可达45℃。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温度差,如果将储蓄的冷却水直接接入换流阀冷却系统中,一部分冷量会被浪费掉,不利于能源的完全利用。而本发明能够使冷源最大程度得得到利用,提高了利用率,实现了电力行业“削峰填谷”的目的,节约了能源。同时系统在加水后不再需要再次加水,系统的环保性能强,而且本系统在非极端环境条件下可以停用闭式冷却塔,节约了用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0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水多联机组控制方法和空调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