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烃油中分离正链烷烃和异链烷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9270.2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熙;具玟秀;徐荣彬;徐惠莲;金周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SK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G45/00 | 分类号: | C10G45/00;C10G6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刘成春;罗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烃油中 分离 烷烃 方法 | ||
1.一种从包含C5-C8轻质石脑油的、苯、甲苯和二甲苯重整工艺的抽余油中分离正链烷烃和异链烷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将溶解有氢的抽余油进料至填充有加氢催化剂的反应器中来去除烯烃的液相加氢过程;和
在所述液相加氢过程之后的吸附过程,用于分离正链烷烃和异链烷烃,
其中所述液相加氢过程在满足以下式1和式2的条件下进行:
[式1]
16≤A1/A2≤35
[式2]
1.5≤A3/A24≤2.5
在式1和式2中,
A1为反应器中反应物的体积空速Hr-1,
A2为溶解的氢气的摩尔量相对于所述溶解有氢的抽余油中的烯烃的摩尔量的比例,和
A3为反应器中所述溶解有氢的抽余油的体积空速Hr-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液相加氢过程中,溶解的氢气的摩尔量相对于所述溶解有氢的抽余油中的烯烃的摩尔量的比例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相加氢过程在45-55℃的反应器外部温度和15-30kg/cm2g的反应器压力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相加氢过程具有2.5-5.0的循环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反应器中所述溶解有氢的抽余油的体积空速为6-10hr-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总量为100重量%计,所述抽余油包括15-30重量%的正链烷烃、45-70重量%的异链烷烃、3-10重量%的烯烃,以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其他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总量为100重量%计,所述抽余油包括10-15重量%的C6正链烷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附过程包括:
a)使所述液相加氢过程的流出物以气态形式通过填充有沸石吸附剂的吸附柱,以选择性地吸附正链烷烃,并将未吸附的含异链烷烃的油排出到吸附柱的外部;
b)在步骤a)之后,通过用丁烷同向流吹扫,将残留在沸石吸附剂颗粒之间的含异链烷烃的油从吸附柱中排出;和
c)在步骤b)之后,通过用丁烷逆流吹扫,将吸附在沸石吸附剂的孔中的正链烷烃脱附并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附过程进一步包括:
d)在提取塔中通过蒸馏将步骤c)中排出的正链烷烃和丁烷的混合物彼此分离,在抽余油塔中通过蒸馏将步骤a)和b)中排出的含异链烷烃的油和丁烷的混合物彼此分离,并将分离的丁烷循环至所述吸附柱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吸附过程中,使用至少三个吸附柱以连续循环方式在每个吸附柱中依次进行步骤a)至c),并且通过实时在线分析吸附柱的抽余油和流出物组分来确定每个吸附柱的转换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和c)中,使用正丁烷含量为70-100重量%的丁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至c)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温度为150-400℃,压力为5-20kg/cm2g,进料至吸附柱的原料的体积空速为1-10hr-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所述转换时间时,使用近红外分析系统进行所述在线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新技术株式会社;SK能源株式会社,未经SK新技术株式会社;SK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92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