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挡车辆智能降挡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8237.8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万其明;万卫东;万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W30/19 | 分类号: | B60W30/19;B60W30/20;B60W10/02;B60W10/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840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挡 车辆 智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自动挡车辆智能降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TCU单元、EMS单元、发动机、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TCU单元根据车辆滑行实况先计算发动机所需扭矩和离合器所需扭矩,TCU单元控制离合器扭矩结合到目标位置,TCU单元同时向EMS单元提出发动机扭矩请求,EMS单元根据扭矩请求控制发动机输出相应的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扭矩和离合器扭矩的计算步骤如下:
A、当由偶数挡降至奇数挡时,包括以下计算步骤:
1)第一阶段:时间点a之前且包括时间点a,计算第二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二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2=(Jv*dwv/dt+Tr)/i2,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为:Te=(Jv*dwv/dt+Tr)/i2+Je*i2*dwv/dt;
2)第二阶段:时间点a与时间点b之间且包括时间点b,时间点b为临界点,
i)当为时间点b时,计算第一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一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1=(Jv*dwv/dt+Tr)/i1,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为:Te=(Jv*dwv/dt+Tr)/i1+i2*Je*dwv/dt;
ii)当从时间点a切换到时间点b过程中,计算第二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二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2=(Jv*dwv/dt+Tr–i1*Tc1)/i2,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Te=Je*i2*dwv/dt+Tc1+(Jv*dwv/dt+Tr–i1*Tc1)/i2;
3)第三阶段:时间点b与时间点c之间且包括时间点c,时间点c为临界点,
i)当为时间点c时,计算第一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一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1=(Jv*dwv/dt+Tr)/i1,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为:Te=(Jv*dwv/dt+Tr)/i1+Je*i1*dwv/dt;
ii)当从时间点b切换到时间点c过程中,保持第一离合器扭矩不变,且控制时间点b的发动机扭矩Te=(Jv*dwv/dt+Tr)/i1+i2*Je*dwv/dt转至时间点c的发动机扭矩Te=(Jv*dwv/dt+Tr)/i1+Je*i1*dwv/dt;
B、当由奇数挡降至偶数挡时,包括以下计算步骤:
1)第一阶段:时间点a之前且包括时间点a,计算第一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一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1=(Jv*dwv/dt+Tr)/i1,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为:Te=(Jv*dwv/dt+Tr)/i1+Je*i1*dwv/dt;
2)第二阶段:时间点a与时间点b之间且包括时间点b,时间点b为临界点,
i)当为时间点b时,计算第二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二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2=(Jv*dwv/dt+Tr)/i2,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为:Te=(Jv*dwv/dt+Tr)/i2+i1*Je*dwv/dt;
ii)当从时间点a切换到时间点b过程中,计算第一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一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1=(Jv*dwv/dt+Tr–i2*Tc2)/i1,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Te=Je*i1*dwv/dt+Tc2+(Jv*dwv/dt+Tr–i2*Tc2)/i1;
3)第三阶段:时间点b与时间点c之间且包括时间点c,时间点c为临界点,
i)当时间点c时,计算第二离合器扭矩和发动机扭矩,
第二离合器扭矩的计算式为:Tc2=(Jv*dwv/dt+Tr)/i2,
发动机扭矩的计算式为:Te=(Jv*dwv/dt+Tr)/i2+Je*i2*dwv/dt;
ii)当从时间点b切换到时间点c过程中,保持第二离合器扭矩不变,且控制时间点b的发动机扭矩转至时间点c的发动机扭矩,
其中,Te为发动机扭矩;Tc1为第一离合器扭矩;Tc2为第二离合器扭矩;Je为发动机惯量;Jv为整车惯量;dwe/dt为发动机加速度;dwv/dt为整车加速度,i2为偶数挡传动比;i1为奇数挡传动比;Tr为整车阻力,且Jv、i1、i2、Tr、dwv/dt、Je均为已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82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