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比色快速检测试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7520.9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冯亮;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大连)快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3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比色 试纸 快速检测试纸 现场快速检测 操作过程 化学显色 检测结果 快检试纸 快速检测 灵敏度 富集 过滤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比色快检试纸。试纸采用化学显色原理,通过过滤富集方式可实现至少七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试纸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低至0.2ppm,且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一目了然,因此,适用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现场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比色法快速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试纸。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具有高效低毒特点的一类农药。该类农药对病虫害的作用机理与有机磷类农药一致,即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酶活性中心丝氨酸的羟基被氨基甲酰化,从而失去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能力。由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胆碱酯酶结合是可逆的,且在机体内很快被水解,胆碱酯酶活性较易恢复,故其毒性作用较有机磷农药中毒为轻。
传统的针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虽然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不利于现场快速监测筛查。目前市面上针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仍基于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这种方法不能区分检测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且灵敏度较低,不能满足某些领域的检测需求,如在诊断农药中毒原因过程中,酶抑制法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导致施救过程出现延迟,耽误患者病情康复。因此,亟需发展一种灵敏度高,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选择性好且价格低廉的检测方法,真正实现该类农药的快速甄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比色法快速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试纸,该试纸制备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常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比色快速检测试纸由分别用于测试空白组和实验组的两个重复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试纸均包括中部的亲水显色区域,围绕于亲水显色区域四周外部的环状疏水区域,
所述的试纸为多孔滤纸、醋酸纤维素酯膜或其他具有同等效果的平板状基质,
所述的亲水显色区域是指固载有可与经过处理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发生显色反应的试剂;
所述的外部疏水区域是指于试纸上的亲水显色区域四周处涂覆疏水材料而形成,优选除试纸上的亲水显色区域外的其他面积通过涂覆疏水材料而形成,且使疏水区域的疏水材料浸入至试纸内部。
所述空白组和实验组是指检测对象分别为纯净水和可能含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待测溶液;
所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处理方法为0.5-1.0mL含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待测溶液中加入0.5mL的1.0-5.0g/L的NaOH水溶液后,优选加入2.0-4.0g/L的NaOH水溶液,再加入0.1-0.2mL的0.5-2.0g/L的氧化剂水溶液,优选加入0.8-1.5g/L的氧化剂水溶液;
所述可与经过处理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发生显色反应的试剂为试剂A,试剂A为2-氨甲基-p-氨基苯酚,2,6-二氯-4-氨基苯酚,或邻氯对氨基苯酚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所述的试剂A的固载方法为利用聚合物溶液配制1-10g/L的试剂A,优选浓度为2-5g/L,取1-3μL滴涂于试纸的亲水区域上,亲水区域面积为0.08-0.3cm2,晾干备用。
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碘酸钾,次氯酸,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所述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二醇-40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甲醇、0.1-1mol/L的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以1:(2-5):(6-8):(50-70):(0.1-0.3)质量比混合,40-60℃搅拌反应4-6小时,得聚合物溶液。
所述的疏水材料是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蜡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大连)快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大连)快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