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咽利肺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7515.8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妍;董鸣燕;魏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1/0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咽利肺抗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咽利肺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胖大海20‑40份,金银花10‑20份,罗汉果10‑20份,桔梗2‑15份,乌梅2‑15份,甘草1‑6份,菊花1‑6份,玉竹1‑5份,鱼腥草1‑5份,百合1‑4份,陈皮1‑2份。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在各组分剂量范围内均能产生清热、利咽、滋阴润肺、清热解毒、清咽开音的功效,同时其生产工艺简单,适合产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咽利肺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粉尘及雾霾增加,导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咽炎、肺炎的患者数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于经常在高温粉尘、过多有害气体环境下作业的工人和用嗓子较多的教师、售货员、演员以及营养不良、患有身体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人们,经常出现咽喉问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微痛及异物感,迁延不愈则可引发肺炎支气管炎,气管炎以及急性喉炎,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上述症状,西医主要以药物干预、对症治疗,应用的主要手段为抗菌、消炎等,常用治疗咽炎的药物制剂有复方地喹氯铵、甲硝唑含漱剂、氯己定含漱剂等,而肺炎的治疗则大多采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来治疗。长期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与交替使用,造成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易导致呼吸道菌群紊乱,因此,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干预效果,且难以长期应用,患者耐受性差。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咽炎肺炎上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咽炎肺炎主要是由于脏腑亏虚,阴阳失衡所致,运用中医理论,对咽炎肺炎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整体疗法选择用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咽利肺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以天然药食两用的胖大海、金银花、罗汉果、桔梗、乌梅、甘草、菊花、玉竹、鱼腥草、百合、陈皮为原料,制得产品即可作为清咽利肺抗炎的药物,也可以作为普通食品或功能食品。该中药组合物对咽喉肿痛,咽干,肺部感染等症状,具有较好缓解效果,并且方便携带与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咽利肺消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胖大海20-40份,金银花10-20份,罗汉果10-20份,桔梗2-15份,乌梅2-15份,甘草1-6份,菊花1-6份,玉竹1-5份,鱼腥草1-5份,百合1-4份,陈皮1-2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胖大海24份、金银花18份、罗汉果18份、桔梗12份、乌梅6份、甘草3份、菊花6份、玉竹1份、鱼腥草2份、百合3份、陈皮1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胖大海20份、金银花10份、罗汉果20份、桔梗2份、乌梅15份、甘草1份、菊花3份、玉竹5份、鱼腥草2份、百合4份、陈皮2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胖大海40份、金银花20份、罗汉果10份、桔梗15份、乌梅2份、甘草6份、菊花1份、玉竹3份、鱼腥草5份、百合1份、陈皮1份。
一种清咽利肺抗炎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胖大海、金银花、罗汉果、桔梗、乌梅、甘草、菊花、玉竹、鱼腥草、百合、陈皮混合以10倍量的水80~100℃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过滤后剩余部分再以10倍量的水80~100℃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过滤;经过滤后剩余部分再以8倍水量80~100℃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于65℃温度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
(2)按比例分别称取(1)步骤所得的有效成分粉末,再加入重量比例为20%甘露醇后混合均匀,制粒、45~65℃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