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7315.2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陆英;李恩泽;成怀刚;王旭明;程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矿物 可浮性 分析 | ||
一种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涉及矿物浮选技术领域。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包括底座组件、后座组件、气泡发生组件、电磁执行组件、初位调节组件和监测装置,后座组件和监测装置连接至底座组件,气泡发生组件、电磁执行组件和初位调节组件依次自上而下设置且连接至后座组件;气泡发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千分尺、微注射器、软管和毛细玻璃管;电磁执行组件包括套设在毛细玻璃管外侧的振动源、驱动模块和玻璃容器,毛细玻璃管的一端浸没在玻璃容器的液体中。上述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控制气泡在特定情形下挤压矿物、吸附粉末矿物颗粒。通过对比特定情形下的通电时间和挤压程度定性分析矿物的可浮性,解决了粉末矿物难以测定可浮性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浮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
背景技术
矿物的可浮性反映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矿物自身天然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通常以润湿接触角的大小加以度量,通过接触角仪测量,润湿接触角越大,被测矿物的可浮性越强。以水在固体矿物表面的润湿接触角为例,在固体矿物水平面上液滴三相界面交点处,气-液界面切线与固-液界面切线的夹角即为润湿接触角。由于粉末矿物无法直接测量润湿接触角,将粉末压片后测量结果往往误差较大,且重现性差。导致粉末矿物的可浮性难以表征,也有采用透过测量法变相表征粉末矿物的可浮性,但其结果也不够精确。为评估粉末矿物的可浮性,一般采用模拟浮选试验,但其结果也容易受环境因素差异和工艺过程差异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通过控制气泡在特定情形下挤压矿物、吸附捕获粉末矿物颗粒,评估捕获矿物的难易程度,定性分析矿物的可浮性,解决了粉末矿物难以测定可浮性的难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粉末矿物可浮性分析仪,其包括底座组件、后座组件、气泡发生组件、电磁执行组件、初位调节组件和监测装置,后座组件和监测装置连接至底座组件,气泡发生组件、电磁执行组件和初位调节组件依次自上而下设置且连接至后座组件;
后座组件包括垂直连接至底座组件的后座支架、两个在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的第一滑轨、发生支架、调节支架和固定连接至后座支架的测试支架,发生支架和调节支架的一端均设置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
气泡发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螺旋千分尺、微注射器、软管和毛细玻璃管,气泡发生组件连接至发生支架;
电磁执行组件包括套设在毛细玻璃管外侧的振动源、通过阶梯脉冲控制振动源运动的驱动模块和玻璃容器,毛细玻璃管的一端浸没在玻璃容器的液体中,玻璃容器的侧壁外侧粘贴有透明显微镜测微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振动源包括自下而上设置且中心开设有通孔的磁铁、上夹板和盆架,倒立插入通孔的T型铁,插入通孔且套设在T型铁的直杆外侧的励磁线圈,行程限位螺母和限位板;磁铁和盆架均与励磁线圈间隔设置,上夹板间隔套设在励磁线圈外侧,驱动模块连接至励磁线圈,直杆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行程限位螺母通过螺纹孔旋入或旋出T型铁,限位板固定连接至励磁线圈的顶端,限位板中间开设有定位孔,行程限位螺母的轴线设置有导向孔,毛细玻璃管依次贯穿定位孔和导向孔后伸入玻璃容器中,且毛细玻璃管在定位孔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振动源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环形弹性鼓膜,环形弹性鼓膜的内圈连接至励磁线圈,环形弹性鼓膜的外圈连接至盆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遮盖励磁线圈的防尘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初位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容器导向杆和第二螺旋千分尺,容器导向杆固定连接至调节支架,通过透明显微镜测微尺测量气泡和矿层表面的距离的第二螺旋千分尺穿过调节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7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