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6478.9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苏;廖文超;陶永贵;许美兰;汪心雯;曾孟祥;程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颗粒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稻壳65~75份;甘蔗渣15~25份;香蕉叶纤维5~15份。甘蔗渣具有一定硬度,可作为颗粒燃料内部骨架,同时甘蔗渣中的剩余糖分具有粘合及提高热值的作用,使压制过后的生物质燃料连接更稳定;香蕉叶纤维柔软有韧性,适当比例的香蕉叶纤维可将稻壳颗粒与甘蔗渣缠绕束缚,在颗粒燃料内部形成缠绕作用,从而使稻壳颗粒之间构成一个稳定的“固体桥”。甘蔗渣和香蕉叶纤维的加入起到了加固支撑生物质颗粒内部成型的重要作用及粘合效果,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率高、热值高、灰分低、含硫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以农林物废弃物,如稻壳等为原料,经预处理粉碎后,送入固化成型机中,在机械外力的作用下,压缩成固体颗粒燃料,可作为燃料替代煤、燃油等进行燃烧。
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每年产生的稻壳数量巨大,但加工废弃物之一的稻壳,经济利用价值较低,在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时,难以成型,造成稻壳生物质颗粒燃料品质较差,成型效果差且灰分含量高,在后期运输过程中易破碎,难以推广应用。
目前以稻壳为原料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为提高其成型效果和热值,往往会添加一定量的非生物质类,例如煤、油脂、碳粉、粘合剂等。但此类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制备工艺复杂;第二,在燃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第三,其燃烧后剩余物含有杂质,不能重复利用,最终被填埋进垃圾场,既增加环境负担,又占用大量土地,且难以实现资源循环闭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率高、抗碎性高、在运输过程中稳定性高,同时热值高,且灰分低、含硫量少,绿色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稻壳65~75份;
甘蔗渣15~25份;
香蕉叶纤维5~15份。
优选地,所述稻壳的粒度为0.05~0.1mm,含水率≤18%。
优选地,所述甘蔗渣的长度为10~20mm。
优选地,所述甘蔗渣的含水率≤20%。
优选地,所述香蕉叶纤维的长度为10~40mm。
优选地,所述香蕉叶纤维的含水率≤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稻壳、甘蔗渣和香蕉叶纤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将所得混合物料进行压制成型,得到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
优选地,所述甘蔗渣是将榨汁后的甘蔗废弃物经切割和干燥得到。
优选地,所述香蕉叶纤维是将香蕉叶依次经干燥、揉碾和分离纤维得到。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