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OG再冷凝器与BOG再冷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6032.6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斌;郭维军;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0 | 分类号: | F25J1/00;F25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g 冷凝器 冷凝 方法 | ||
1.一种BOG再冷凝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BOG再冷凝器设有外壳(1),外壳(1)包括立式圆筒形筒体和顶部封头与底部封头,内部设有填料(14),外壳(1)上设有BOG入口(3)、LNG入口(2)和LNG出口(4),外壳(1)内自上而下设有顶部缓冲挡板(7)、LNG喷射板(9)、气液分布板(10)、填料顶板(11)、填料底板(12)和底部缓冲挡板(8),还设有垂直的液氮上升管(13),LNG喷射板(9)上设有LNG喷射孔(901),气液分布板(10)上设有气液分布孔(101),填料(14)设于填料顶板(11)与填料底板(12)之间,液氮上升管(13)穿过LNG喷射板(9)、气液分布板(10)、填料顶板(11)、填料(14)和填料底板(12),液氮上升管(13)的底部安装于底部缓冲挡板(8)上,顶部安装于顶部缓冲挡板(7)上,在外壳(1)内,顶部缓冲挡板(7)上方的空间为顶部液氮缓冲空间(15),顶部缓冲挡板(7)、LNG喷射板(9)与液氮上升管(13)之间的空间为LNG缓冲空间(17),LNG喷射板(9)、气液分布板(10)与液氮上升管(13)之间的空间为气液混合空间(18),填料底板(12)、底部缓冲挡板(8)与液氮上升管(13)之间的空间为LNG液相空间(19),底部缓冲挡板(8)下方的空间为底部液氮缓冲空间(16),外壳(1)上设有液氮入口(5)和液氮出口(6),液氮入口(5)以及液氮上升管(13)的底部与底部液氮缓冲空间(16)相通,液氮出口(6)以及液氮上升管(13)的顶部与顶部液氮缓冲空间(15)相通,BOG入口(3)与气液混合空间(18)相通,LNG入口(2)与LNG缓冲空间(17)相通,LNG出口(4)与LNG液相空间(19)相通;
采用上述的BOG再冷凝器进行BOG再冷凝的方法是:用于冷凝BOG的液氮从液氮入口(5)进入底部液氮缓冲空间(16),再从液氮上升管(13)的底部进入液氮上升管(13)、向上流动,用于冷凝BOG的LNG从LNG入口(2)进入LNG缓冲空间(17),再从LNG喷射板(9)上的LNG喷射孔(901)向下喷射、进入气液混合空间(18),需冷凝的BOG从BOG入口(3)进入气液混合空间(18)、与气液混合空间(18)内的LNG混合,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经气液分布板(10)上的气液分布孔(101)向下流动,经填料顶板(11)进入填料(14),进一步接触、混合,在气液混合空间(18)和填料(14)中,在用于冷凝BOG的LNG和液氮上升管(13)内液氮的作用下,BOG逐渐冷凝为液相,该液相经填料底板(12)向下流入LNG液相空间(19),被液氮上升管(13)内的液氮进一步冷凝后从LNG出口(4)流出BOG再冷凝器,液氮上升管(13)内的液氮从液氮上升管(13)的顶部流入顶部液氮缓冲空间(15),再从液氮出口(6)流出BOG再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氮入口(5)处用于冷凝BOG的液氮的温度为-180~-196℃,LNG入口(2)处用于冷凝BOG的LNG的温度为-150~-162℃,BOG入口(3)处需冷凝的BOG的温度为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冷凝BOG的LNG从LNG喷射板(9)上的LNG喷射孔(901)向下喷射的速度为3~4米/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60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