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5230.0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吉秋月;马建锋;黄文艳;王晋;杨宝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7/0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有机 污染物 处理 紫外 光催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漂浮装置和转动装置。漂浮装置包括顶部平台、至少四根竖直的支撑杆和底部腔体,顶部平台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杆上在平台和腔体之间还架设有多层斜板,斜板上表面为阶梯状且覆盖有二氧化钛催化剂,斜板的下表面设置有LED紫外灯板,底部腔体包括下层蓄电池和上层空腔,转动装置包括转架、不锈钢管主体和叶轮,不锈钢管主体的顶端各设置有向下的折弯部,叶轮设置在不锈钢管主体的中下部,转架通过轴承与支撑杆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于河道污染物的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低功耗高效率的紫外光催化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乡水环境遭遇到空前的威胁。我国废水处理率极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造成江河水质的严重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造成大量化肥、农药随降水或灌溉水流入河道中,也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城乡河道因污染和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河道水质已基本处于V类和劣V类水质,多数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缺氧,变黑变臭,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
对于受污河道的净化处理方法,常见有:旁路处理法、生态湿地处理法、生物膜法等,其中,旁路处理法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生态湿地法对气温和季节有很大的依赖性,秋冬季基本没有效果;生物膜法,是指在污染河道中放置或填充能附着大量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而达到净化河水的效果。但是,由于微生物生长要消耗溶解氧,一旦溶解氧耗尽,会使填充床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从而极大地影响其净化效果。
由于河道水体中存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一般生物处理无法降解这些有机污染物,所以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不适合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1967年藤岛昭教授在一次试验中发现光催化反应,从而促进了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光催化技术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生光催化高级氧化反应,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将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与水,同时光催化材料自身无损耗,被环保界认为是21世纪环境净化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环境净化技术”。开发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能够实现对于河道污染物的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低功耗高效率的紫外光催化降解。
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包括:漂浮装置和转动装置;
所述漂浮装置包括顶部平台、至少四根竖直的支撑杆和底部腔体,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平台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部腔体连接;其中,所述顶部平台包括平台、设在所述平台的上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设在所述平台的下表面的第一LED紫外灯板;所述底部腔体包括下层的蓄电池和上层的空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同时也与所述第一LED紫外灯板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永磁铁,所述空腔的上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催化剂,所述底部腔体的底部连接有向下的坠沉物;在所述支撑杆上还架设有多层斜板,各层所述斜板均位于所述空腔和所述平台之间,每层所述斜板的上表面为阶梯状且覆盖有二氧化钛催化剂,每层所述斜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LED紫外灯板,所述第二LED紫外灯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