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停留触发与脑电波感知的人机交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5122.3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易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安有份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62;G06N3/04;G06N3/06;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脑电波 人眼 人机交互 停留 人体脑电波 人眼视觉 自动读取 感知 人机交互控制 功能交互 技术识别 交互功能 精神状态 自动识别 自动探测 聚焦 视觉 情景 情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停留触发与脑电波感知的人机交互方法,基于自动探测识别人眼数据来触发交互功能,实现通过在指定区域人眼停留聚焦,识别到人眼数据,触发交互开始进行,并自动读取人体脑电波信号,并结合脑电波技术识别该人当时的各类感情、情绪、状态等精神状态实现实时的适合此人的各类情景或功能交互,实现通过在较广的距离范围内人眼视觉停留时自动识别人眼进行人机交互的触发和自动读取人体脑电波信号进行人机交互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停留触发与脑电波感知的人机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大脑由几十亿个神经元组成,轴突的总长度约为170000公里。每当产生一个想法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与其相关联的、微弱但清晰的电信号。这些电脉冲由神经元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因此是可以记录和测量的。此前的研究,是将这些脑电波输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接收这些信号继而做出响应或做出一系列动作。
基于脑电波通讯技术,可以应用到人机交互领域,实现读心式的人机交互,完成更加智能化的交互功能。目前,人机交互基本都基于众多的人体输入设备将人体的信号自主输入,再根据输入的信号进行交互动作,同时人体脑电波的应用也都限于穿戴和可接触式设备,无法实现通过在较广的距离范围内人眼视觉停留时自动识别人眼进行人机交互的触发和自动读取人体脑电波信号进行人机交互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人机交互基本都基于众多的人体输入设备将人体的信号自主输入,再根据输入的信号进行交互动作,同时人体脑电波的应用也都限于穿戴和可接触式设备,无法实现通过在较广的距离范围内人眼视觉停留时自动识别人眼进行人机交互的触发和自动读取人体脑电波信号进行人机交互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停留触发与脑电波感知的人机交互方法,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通过包括不固定安装的位于指定区域带有感光芯片的空气芯片传感器和固定安装的图像采集模块的任一种或组合的方式采集识别人体眼球数据,并在识别到人体眼球数据后传感器或图像采集模块输出触发信号至中央处理器;
步骤2、通过包括场地中分布设置的带有电波探测的空气芯片传感器感知人体脑电波和与人体接触式的脑电波传感器的任一种或组合的方式感知人体脑电波,所述中央处理器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通讯网络控制空气芯片传感器或脑电波传感器开始工作采集人体脑电波信号;
步骤3、所述人体脑电波信号数据通过通讯网络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人体脑电波信号经过深度学习的网络学习方法得到人体精神状态数据;
步骤4、所述中央处理器将得到的人体精神状态数据通过通讯网络传输至人机交互设备,人机交互设备根据人体精神状态数据进行交互。
进一步,所述识别人体眼球数据方法包括如下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对感光芯片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体虹膜识别、对感光芯片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多帧图像采用人眼视觉暂留旋转成像建立完整的立体图像,从完整的立体图像中识别人眼眼球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安有份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安有份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