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式热泵烘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3289.6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廖展光;李启龙;张长余;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集木蓄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2 | 分类号: | F26B9/02;F26B21/00;F26B23/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冷冷凝器 烘干系统 闭式热泵 空气通道 除湿器 回风口 冷凝器 蒸发器 循环连通 膨胀阀 压缩机 除湿 烘房 闭式系统 介质通道 梯级加热 污染大气 物料烘干 进风口 两级 供气 能耗 排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式热泵烘干系统,其包括通过空气通道依次循环连通的烘房、除湿器、蒸发器、过冷冷凝器和冷凝器,所述烘房设置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除湿器通过空气通道连接,所述回风口还与所述过冷冷凝器通过空气通道连接,向所述过冷冷凝器供气,所述闭式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过冷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通过介质通道依次循环连通。该闭式热泵烘干系统通过除湿器和蒸发器对空气进行两级除湿,充分利用系统的热能,同时采用过冷冷凝器和冷凝器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梯级加热,可以大幅减少烘干系统的能耗,并且由于该系统为闭式系统,对物料烘干后的空气不会排放出去,因此不会污染大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式热泵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需要使用烘干设备对污泥、湿粉料等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设备,常采用电加热管加热的方式进行除湿,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者是采用高温蒸汽或者热水进行换热来除湿。这两种方式都存在能耗较高、除湿后的空气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等问题。而现有的闭式热泵烘干系统,利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风路显热交换,存在低温空气比含湿量低,同等除湿量需要冷凝风量大,热泵系统制冷量用于除湿比例低,系统干化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的闭式热泵烘干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闭式热泵烘干系统,其包括通过空气通道依次循环连通的烘房、除湿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组件,所述烘房设置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除湿器通过空气通道连接,所述除湿器对所述回风口排出的空气进行第一次除湿,所述蒸发器对所述除湿器排出的空气进行第二次除湿,所述冷凝器组件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通过空气通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组件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输入所述烘房中,所述回风口还与所述冷凝器组件通过空气通道连接,向所述冷凝器组件供气,所述闭式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组件、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通过介质通道依次循环连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闭式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余热回收器,在空气的流向方向上,所述余热回收器位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组件之间,且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组件连通,在换热介质的流向方向上,所述余热回收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组件和所述膨胀阀之间,且与所述冷凝器组件和所述膨胀阀连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闭式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中设置有第一介质入口、第一换热通道、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入口、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组件的介质出口连通,第一介质入口、第一换热通道、第一介质出口、膨胀阀、蒸发器介质入口、蒸发器介质出口、第二介质入口、第二换热通道、第二介质出口和压缩机介质入口依次串联,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互相换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房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可将从所述进料口进入的物料输送到所述出料口。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器连接有冷却装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为热管换热器;或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房的回风口与所述除湿器之间的空气通道内设置有除尘器;和/或
所述烘房的进风口与冷凝器组件之间的空气通道内设置有鼓风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过冷冷凝器和冷凝器,在空气的流向方向上,所述烘房、除湿器、蒸发器、过冷冷凝器和冷凝器依次循环连通,在换热介质的流向方向上,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过冷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循环连通,所述过冷冷凝器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冷凝器对过冷冷凝器排出的空气进行再次加热,所述回风口还与所述过冷冷凝器通过空气通道连接,向所述过冷冷凝器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集木蓄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集木蓄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3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