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2945.0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毅;马卫玲;宗明翰;李茹;孙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A23L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酱油 氨基甲酸乙酯 氯化钠 高盐稀态发酵 氯化钾 氨基酸态氮 阶段式升温 不良气味 恒温发酵 酱香味 酯香味 风性 发酵 食盐 改进 替代 安全 | ||
1.一种降低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大豆预处理;
(2)制曲;
(3)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中的一贯型恒温发酵得到成品酱油;
(4)杀菌灌装:对酿造完成的酱油进行杀菌灌装,得酱油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预处理具体为:挑选优质大豆,浸泡和蒸煮,并冷却至室温,其中浸泡为常温浸泡至大豆皮泡开,蒸煮为125℃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制曲具体为:预处理后的大豆与面粉混合均匀,加入米曲霉曲精,所有原料掺拌均匀,使米曲霉均匀地分布在营养物中;制曲的温度为28-30℃,湿度为75%-95%,中间进行两次翻曲,培养44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制曲具体为:将冷却后的大豆和面粉(质量之比为4:1)混合均匀,并拌入米曲霉曲精(质量为黄豆和面粉质量的万分之四),使米曲霉均匀地分布在营养物中;共培养44h,在0-16h时设置培养温度为30℃,剩余时间均为28℃;0-36h时设置的湿度为95%,36h-40h为85%,剩余时间为75%;在16h时第一次翻曲,20h时第二次翻曲,44h时出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发酵工艺具体为:高盐稀态发酵工艺中的一贯型恒温发酵工艺:成曲和盐水放入发酵容器中,其中,成曲和盐水的质量比是1:2.2,盐水质量浓度为23%,发酵温度保持42℃,发酵时间为2个月;发酵前两周每天淋油一次,之后每周淋油一次。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制造的酱油,其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于1μg/kg,且氨基酸态氮为0.8g/100mL以上,总酸在1.4-1.7g/100m,食盐含量保持在13~17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9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糖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防外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