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2286.0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6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管鹏;张希;张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7/06;H04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以期可以降低或避免指向人体的辐射强度。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波束和/或第一天线面板时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的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且当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时,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小于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波束和/或第一天线面板时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如移动电话,发射的天线会相当靠近于人体的脑部或其他部位,为了避免放射出过高的电磁能辐射,一般会有一些安全标准,以确定不会有过多的电磁能辐射,保障人们在使用移动电话时的安全性。
例如,可以通过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或最大曝露允许值(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MPE)等,来测量终端设备(如手机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否符合标准。
那么,当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不符合安全标准,如,不符合SAR标准或MPE标准时,如何降低终端设备对人体的伤害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以期可以降低或避免指向人体的辐射强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波束时所述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且当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波束和/或所述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时,所述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小于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和/或所述第一天线面板时所述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通过上报辐射强度的信息,然后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来与网络设备通信,例如,可以是基于网络设备的响应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来与网络设备通信,也可以是上报完以后就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来与网络设备通信。此外,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时,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小于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波束和/或第一天线面板时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换句话说,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时,可以降低或避免指向人体的辐射强度。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控制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强度,如从天线增益角度降低或避免指向人体的辐射强度,而且可以避免影响上行传输的速度和时延、保证上行覆盖率。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可以表示指向人体的辐射强度,或者,终端设备的辐射强度可以表示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强度。
可选地,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发送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波束和/或第二天线面板与网络设备通信。
可选地,第一波束为终端设备上报通知消息之前与网络设备通信时所使用的波束,或者,第一波束为终端设备上报通知消息时与网络设备通信时所使用的波束,或者,第一波束为切换前的波束;第二波束为从第一波束切换后的波束,或者,第二波束为终端设备上报通知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信时所使用的波束,或者,第二波束为切换后的波束。
可选地,第一天线面板为终端设备上报通知消息之前与网络设备通信时所使用的天线面板,或者,第一天线面板为终端设备上报通知消息时与网络设备通信时所使用的天线面板,或者,第一天线面板为切换前的天线面板;第二天线面板为从第一天线面板切换后的天线面板,或者,第二天线面板为终端设备上报通知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信时所使用的天线面板,或者,第二天线面板为切换后的天线面板。
可选地,第二天线面板和/或第二波束,不朝向人或者背向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2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话器
- 下一篇:应用于无人设备的数据同步采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