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铸件缺陷的铸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0237.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泉;艾家贵;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容川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金属 浇注 模具 空气通过 铸件缺陷 铸造设备 储液包 中间包 排出 腔内 砂眼 腔内气体 铸造过程 防氧化 腔底端 黑皮 推入 铸件 | ||
本发明提供了减少铸件缺陷的铸造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防氧化的储液包、除气体的中间包、设置有U型槽的模具;铸造过程中,所述液体金属通过浇包倒入所述储液包内,之后所述液体金属流入所述中间包,然后所述液体金属浇注进所述模具内。本发明采用型腔底端开设有U型槽的模具,浇注过程中,浇注路线内的杂质被液体金属推入U型槽内,且型腔内下方的空气通过所述U型槽排出,型腔内上方的空气通过气孔排出,使得所述型腔内气体和杂质都被排尽,避免了铸件产生砂眼、气孔和黑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减少铸件缺陷的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目前的铸造设备生产出的铸件存在多种缺陷,例如:在铸造工程中,气体或杂质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砂眼;浇注时被卷入的气体在液体金属凝固后在铸件内形成的气孔;液体金属凝固时模具内空气未排尽铸件被氧化形成的黑皮。
针对现有技术中铸造设备生产出的铸件存在大量缺陷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减少铸件缺陷的铸造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减少铸件缺陷的铸造设备包括:防氧化的储液包、除气体的中间包、设置有U型槽的模具;铸造过程中,所述液体金属通过浇包倒入所述储液包内,之后所述液体金属流入所述中间包,然后所述液体金属浇注进所述模具内。
优选的,所述模具包括:U型槽、型腔、气孔、浇道;所述U型槽与所述型腔底部连通,所述气孔开设在所述型腔顶部,所述浇道开设在所述型腔侧面。
优选的,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前模、下后模;所述上模、所述下前模、所述下后模相互密封卡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包顶端设置有斗盖。
优选的,所述中间包的顶端开设有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中间包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为陶瓷网。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型腔底端开设有U型槽的模具,浇注过程中,浇注路线内的杂质被液体金属推入U型槽内,且型腔内下方的空气通过所述U型槽排出,型腔内上方的空气通过气孔排出,使得所述型腔内气体和杂质都被排尽,避免了铸件产生砂眼、气孔和黑皮。
(2)所述储液包顶端设置有斗盖,避免了外界空气大面积与储液包内的液体金属接触而产生氧化物杂质。
(3)所述中间包的排出管设置在中间包顶端,使得液体金属内的气体从排出管排尽,所述液体金属注满中间包后,所述液体金属才能从中间包浇注入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模具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容川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容川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